个人简介
《党政干部科学发展观历史文化读本》丛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系等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学者组成的专题写作组集体写作而成。主编黄书元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副主编赖长扬主攻中国史学史,发表论文数十篇,与人合作著作多部,具有丰富的大型文化项目策划、组织经验。赵禄祥长期从事党政领导工作,深切了解党政领导干部的历史需求,主编的史鉴类图书曾获国家图书二等奖。
内容简介
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是治理一个国家的关键。汉代桓谭指出:“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辅佐贤明,则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务;辅佐不明,则论失时宜,而举多过事。”宋代王安石也指出:“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清代沈文奎反复强调:“古来成事业者,要求实用,不贵虚名,而欲求实用以图事功者,尤必以得人为第一。”这些都说明正确地选拔和任用人才对于国家的兴亡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历来都很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周公不仅重视人才,而且还尊重人才、礼贤下士,一旦有贤士来访,即使他正在洗头,也要握住头发去接见;即使在吃饭,也要吐出咀嚼的食物,以接待来宾。周公“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的爱贤典范,成为千古之训,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之说。汉代的开国皇帝刘邦指出他能得天下的原因就在于任用贤才:“夫运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这一段话说明得天下人才是关键。唐太宗知人善任,如高士廉公正无私,不结朋党,即以其为吏部尚书;岑文本长于文章,即供职于中书省;杨师道平和忠诚,即以为侍中,随侍左右;刘洎秉性坚贞,热心于公益之事,即授民部尚书;马周任使称意,才堪大任,即破格拔擢,十几年间,由布衣列宰相之班。在唐太宗正确的用人政策指导下,贞观时代人才辈出。清代康熙皇帝在众多大臣反对的情况下,任用郑氏降将施琅收复台湾。康熙帝的这一果断决策是建立在真正了解施琅的基础上。施琅受知遇之恩,果然不负康熙帝的厚望,为统一台湾大业做出重大贡献。 在朝代的兴亡更替中,人才是一个关键因素。正确地选拔和任用人才,则国必兴盛;反之,则国必衰败。即所谓“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是也。
我党提出了科学人才观,如何树立科学人才观是当前摆在广大领导干部面前的问题。望本书的编写能为广大领导干部选贤任能提供借鉴,为树立科学人才观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