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导读者的“编著”
一日在机场等飞机,走进书店,一本叫《货币战争》的书摆在突出的位置,没有多想便买了下来。起飞后拿起书一看,封面写着“编著”二字,就知道自己又上了当。在新闻出版业呆了20年,深知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的“编著”和“编译”,都是些极具本土特色的说辞,基本等同于“抄袭”,甚至比“抄袭”更卑劣,因为编者为了私利,往往还添加了自己的私货,不仅破坏了原作的完整性,而且很容易误导消费者。再看目录页,编者的“抄袭”思路十分清晰,也毫不避讳,就是把西方近半个世纪以来有关金融题材的“半虚构”作品东拼西凑起来,形成自己的主题,即世界货币和金融体系的“阴谋论”。果然,编者“抄袭”的源头很快就被揭露。但此人还在全国大作巡回讲座,书还出了签名版,还要编“续篇”,真是荒唐至极。
本来此事也许就到此为止了,但近来却发现到处都有人谈《货币战争》。一些经济学家和官员甚至以此为例大谈金融安全,甚至上升到“开放和国家安全”的高度。这就不仅有些滑稽,而且有些可悲了。改革开放以来,总有一些人依靠信息的不对称,打着所谓“来自西方”的幌子在中国行骗。假文凭、假简历、假成果、假信息坑害了很多封闭了多年的国人。当然,不可否认,《货币战争》的畅销也暗合了国人对金融的空前关注和民族情绪的抬头。
从技术上说,这本书编得十分老到。比如,把美国总统的遇刺统统归结为金融杀手所为。事实上,每位总统被害后都引发了无数猜测,自然也催生无数文学作品,金融阴谋也是一个常见的故事背景。我想,之所以中国读者会信以为真,恐怕还有文化上的原因。中国读者往往容易理解“虚构”和“非虚构”这类非黑即白的作品,认为作家应该要么基于“事实”,要么基于“想象”,而不太熟悉西方流行文化还存在大量所谓的“半虚构”作品,即“基于事实展开想象”的作品。《货币战争》那些源头就是属于这样一种情况,只不过给编者蓄意忽略了。
关于《货币战争》的故弄玄虚和荒谬之处,高盛的胡祖六在书评《子虚乌有的“货币战争”》中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对于那些相信“阴谋论”的人,建议读一读广东省出版集团的《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该书讲的是西方的一些经济学家、银行家和金融顾问如何借全球化时代的“援助”之名,实为少数集团和家族捞钱的“阴谋”。不过,有些人也许会失望,作者谈了很多亲身经历,但没有把不同利益主体在不同时期的明争暗斗,用一条跨世纪阴谋主线串联起来唬人。
当然,我们都知道,金融安全非常重要,货币战争也应该防范,但这应该建立在合乎事实和逻辑的判断之上。恐惧的一个根源是无知。我相信,在更多、更真实地了解西方之后,一个更开放而不是更封闭的中国完全能够在全球化的时代找到稳固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