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读完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的对话体阿德勒心理学通俗读物《被讨厌的勇气》和《幸福的勇气》。两个书名都有些费解:前者,被讨厌还要什么勇气?后者,幸福是人之追求,穷追尚且难得,又哪里需要勇气?
读后,才知道:所谓被讨厌的勇气,是言要做独立的自己,哪怕被天下人讨厌死;追求幸福同样需要勇气,尤其是假如你是一个不能放下,习惯于给自己找借口的人。
两本书很透彻地诠释了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思想,对于今天意义殊远。尤其是早晨从一位身兼北大老师和心理咨询师的先生那里听说北大四成新生认为人生没有意义甚至已经放弃自己后,尤其加深了这样的印象。
这是一个需要阿德勒心理学和生存智慧挺身而出的时代!
故事从拜访开始:哲人住在千年古都的郊外,他主张世界和人生都极其简单,人们可以随时获得幸福。但一位被诸多烦恼缠绕的青年却认为世界矛盾丛生一片混沌,根本无幸福可言。于是,一次拜访,就开始了他们的对话与辩论。
世界和人生是否真地简单?
青年认为只有在孩子的眼里,世界和人生才是简单的。随着人年龄的增长,人生的苦恼越来越多,有那么的烦忧需要处理,而且人类已经走到了一个“无神”的时代,仿佛世间没有了任何可以依赖的人和事物,人与人间充满了不安和猜忌。
哲人说,复杂的不是世界和人生,而是我们的眼睛。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世界和人生都并不复杂,关键是你如何看待它。这样的观点与中国传统中的心学如出一辙,万物皆备于我,心即理;又与佛家的观点相一致:万物由心造。其实,人的主体性才是第一位的。
再怎么找原因,也无法改变一个人
阿德勒心理学反对弗洛伊德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靠原因来解释事物的“决定论”,而是主张“目的论”:从现在明确目的,着眼未来,你想要得到什么?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因此过去的心理创伤并不存在。决定我们自己的是我们赋予经验的意义。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我们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如何生活。哲人认为,人会不断地为自己的行为找到理由,但许多时候只是借口,是要以此才掩盖目的,而这个目的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的念头。
人应该充满着自由意志,不受过去的原因所左右,而是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这也是人的主体性。
悦纳自己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曾经读过一篇童话《变成什么好》,获得了变身水的小老鼠想变成别的动物,但最后他认为还是做老鼠好。这里是一样的道理。接受自己,可能每个人的先天条件不同,背景与境况不同,但先接受下来,我们要做的只是我们自己,没有必要羡慕别人。我们需要的不是更换,而是更新!
自己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果这种方式不能给予我们幸福,我们就应该勇敢地改变它,或者称为重新做出选择。保持现状固然省心省力,但永远不能带来幸福。有勇气改变的人并不多见,许多人还要给自己找出各种不变的借口。也正因此,世界上才有那么多人生活在不幸之中。人不是受过去原因支配的存在,人应该为了自己的目的而采取行动。人生,最需要的是勇气。
一切烦恼皆来自人际关系?
阿德勒断言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因为害怕在人际交往中“劣等性”而产生自卑感。但这个劣等同样是因为我们审视问题时眼睛出了问题。阿德勒还区分了自卑感和自卑情结:自卑情结是把自己的自己的自卑感作为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而自卑感需要辩证地看,它可能是一个有利的感觉,促进人的进取。当然也容易变成追求优越性。其实,人生不是和别人的比赛,只要自己不断向前即可,因此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于和别人的比较,而是与理想中的自己的比较。人的价值也恰恰在于不断地超越自我。我们和别人可以不同,但平等。
一个成熟的人,不会让情绪左右自己,发怒只是交流的一种形态,没必要用发怒这种工具。而且,不把别人看成敌人,而是伙伴,就会减少不快和烦恼。
阿德勒认为人生有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和爱的课题。同时,阿德勒心理学对于人的行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相当明确的目标。行为方面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自立,一个与社会和谐相处。支持行为目标的心理目标也有两个:一个是“我有能力”的意识,一个是“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同等重要的是,这些都可以通过直面人生课题来实现。
一个人如何才能幸福?
哲人认为一个重要的技能是要学会把自己和别人的课题分开来,而区分的基本依据便是看某种选择的结果最终由谁来承担。这对中国的家长来说,尤其重要,因为我们历来把孩子的成长看成自己的事。但这样会带来问题,一是孩子们觉得自己没有受到尊重,二是孩子们不能养成自己的能力,不能自立。把孩子的事情交给他自己去处理,孩子的成长是他自己的事,这样我们也可以轻轻放下心中的包袱。
今天,我们的孩子似乎不会选择自己的道路,一个孩子已经要进入大学了,却往往不知道选择什么专业。那是因为我们应该交给孩子们自己完成的课题我们却没有放手。或者是由于传统,我们沿袭了这样的干涉,而且也学会了找借口。让别人替自己做决定,毕竟做决定的人要承担责任。
给孩子们自由,让他们学会自己面对困难。没有勇气直面困难并且学着战胜困难的孩子只能选择逃避并日积月累成为生活中的懦夫。课题分离的目的也在于在人和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是独立与尊重的需要。
一个独立的人会正视别人的评价。既不乞求对方的肯定,又能正视对方的否定。开放而包容,自主而发展。“认可欲求”于社会而言是正常的,但对于个人来说,过分的认可欲求会丧失自己的自主性与独立性。自由是人之追求,自由需要以自主为前提!“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是不是被人讨厌,我们不去多想,自由是向着自己生命的阳光处用力,而且要超越自卑与狭隘。
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其实我们手中都有一把钥匙。最重要的应该是自主的生活(唯此才有自尊和自主)、善良的心地和友好的行动。
课题分离和不怕被讨厌诚然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孤独和寂寞。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在他向英语世界世界推广的时候翻译为indivdual psychology,这里的个人在词源上是“不可分割”,因为阿德勒强调心理学的整体论,即人在身心上是不可分割的,是整体性的我。同时,课题分离的目的不是为了疏远别人,而是为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是打开复杂的“格尔迪奥斯绳结”。分离课题只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开始,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是建立共同体,对于个体而言,要找到共同体感觉。所谓共同体感觉(social interest),是把他人看作伙伴并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它是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指标。放下我执,不以个人为中心,把我执变为对他人的关心。我是自己的主人,也是共同体的一部分。只有这样的意识促进这样的行动,才能找到归属感。
阿德勒又强调把所有的人际关系视为横向关系,包括对于孩子既不表扬也不批评只是尊重,“和而不同”,必要时基于横向关系鼓励,或者叫援助,让他用勇气去行动,从而获得自身的价值感。
建立共同体感觉需要从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依赖,他者贡献。
关于自我接纳,阿德勒认为: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是准确地评价自己的能力而朝着最好努力,先接受不能改变的我,再拿出改变的勇气付诸行动,如尼布尔的祈祷文所言“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关于接纳自我,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接受一个平常的自己。这就是肯定性的达观和行动的勇气。
他者依赖,是对于他人无条件地依赖,哪怕被背叛。这是建立深厚关系的必要。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背叛或者欺骗或者凌辱,但需要在课题分离背景下考虑。
他者贡献是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作出贡献。但阿德勒强调,这一定不是舍弃自我而为他人效劳。其中一定要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阿德勒说,我们只能生活在此时此刻,把自己的人生理解为点的连续,而不是一条线。人生只存在于刹那,就要让每一个瞬间不停地旋转起舞,认真而谨慎地做好当下的事情。计划的人生不是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关键是让每个瞬间都闪光,这样的点连续成的人生一定是深刻而有意义的人生,当然这意义需要我们自己去赋予。
综合看,阿德勒的思想是强调人的独立,在人际关系上则是基于平等的尊重,其核心的方法是课题分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都做自己的主人,人和人相互之间只是援助,而不是干涉。人应该接纳自己、依赖他人、贡献他人。这样就建立了共同体感觉,既实现了个人的自由与超越,又成就了有意义与价值的人生,人生的幸福水到渠成。
哲人最后说,我们已经来去了水边,要不要喝水,那是你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