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不施化肥、不打农药能不能种出好的苹果来?对于消费者而言,巴不得每个上市的苹果都是这样生产出来的;而对于生产者而言,这样做无异于是梦魇!对于那些浅尝辄止的种植者来说,他们自然相信这个世界上绝对不可能有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的苹果,因为一旦停止施用化肥,苹果的产量便会迅速下降;而一旦停止喷施农药,各类病虫害会纷至沓来,将苹果树的叶子与果实吃得一干二净。但是,在日本的苹果产区青森县,有一个不相信这个“真理”的人,他叫木村秋则。为了验证这个真理,他以超乎异常的耐心、毅力和代价成功种植出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的苹果,一举轰动日本,播出他节目的电视台收到数百封电子邮件和来信,表达着想吃到这样苹果的强烈心愿,更有餐厅推出“木村先生的苹果汤”这道菜,预约起码要等上半年。木村的苹果是神奇的:一个切成两半的苹果,放了两年都不腐烂,只如枯萎一般越缩越小,最后变成淡红色的干果,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但是为了种植出这样的苹果,木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家的果园长达8年基本没有产量,家庭收入跟不上,孩子们过着清苦的生活,甚至在现实中抬不起头来。为了家里的生活,他不得不拖着干瘦的身体进城打工,年仅50岁就因为过度劳累而牙齿也快掉光了;他家好多用具因为没有钱只能到废旧市场选二手货。为了寻求苹果种植的秘密,他躺在地里听虫子说话,想用自己的牙齿换苹果树的叶子,甚至想到了死。一个不懂常理的人我们会说他傻,而一个傻到底的人则只能是疯子了。当地人眼中的木村就是这个样子,当他家的苹果树开始不施肥、不打药时,大家开始嘲笑他傻;当几年的试验依然没有成功时,大家开始把他当一个“疯子”来同情。还好,他的家人虽然也看不希望,却依然忍辱负重,支持他的“一疯到底”。
并不能以为执着就能感天动地,如果不能找出事物内部的奥秘,则成功永远遥不可及。就像书中所说:“如果无法证明自己理想中的无作为农业比现代农业更加优秀,就会沦为纸上谈兵。”木村能够产生不施肥、不打药的想法,是受一个叫福冈的人写的书的影响,也因为自己的好奇与探索精神,还因为妻子对农药的过敏。但福冈虽然提出了“人类无作为农业”思想,但其著作中只提到了“稻和麦的轮作播种”这一个成功案例,并没有告诉苹果怎么办。而木村的探索在数年没有结果之际,逐渐陷入绝望崩溃,因为他已经试过了太多的方法,如人工捉虫,根本就是螳臂当车;喷大蒜水、牛奶、盐水等等,基本都失败了。当他恍惚中走向山顶的时候,终于在野苹果树下发现了真正的秘密,那就是:野生苹果有着庞大的根系和长期形成的特殊土壤环境,也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可以支持野生苹果的茁壮生长与开花结果;也因为土壤的特殊生物菌群,抑制了致病原,提高了苹果树对病虫害的抗性。而自从人类选育了香甜可口的栽培品种后,苹果已经丧失了野生条件下的自我生长与维护能力,只能在人工的半自然半控制条件下向着人类所希望的方向生长,一旦这种条件丧失,则现有的苹果品种无法像野生苹果一样继续生长,必然产量下降,甚至颗粒无收。所谓的果树病虫害泛滥,与其说是病虫害多的后果,不如说是苹果树太弱的后果。要让苹果不用化肥、不用农药,就必须创造出一个类似于野生苹果生长的生态系统,其基本前提就是从改造土壤开始,让苹果的根系充分舒展发育,形成一个特殊的土壤微生物群体,为苹果树建造起一个小的良性生态系统,发育强壮的树体,增强抵御病虫害的能力,最终开花结果。
发现这一规律后,木村开始研究野生苹果的土壤特性,运用“无为而治”的思想,通过种植大豆培肥地力,让苹果地里的野草、昆虫自然生长,惊人的大自然生态演替开始出现,初期的杂草被后来的杂草代替,初期的病虫害后来不再发生,而长期的“人工无作为”,逐渐形成一个有利于苹果根系生长的土壤环境,最终形成一个苹果与杂草及昆虫相和谐的生态系统,即使出现什么异常的气候与灾害,这个生态系统也会通过自然调节取得平衡。在这种生态系统下,苹果树可以正常结果,但不会太大,也不会太香甜,因为这样会招惹太多的昆虫及鸟类;但是他们有着苹果的本色本香,是自然的,而且长久不坏;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开花结果是自然的,是可持续的。
读罢这本薄薄的小书,我陷入了沉思:我们当前的有机农业其实陷入了死胡同,那就是治标而不治本!为了达到有机农业生产所设立的死标准,我们又运用另一套人工控制的办法,对土壤进行消毒,按照作物生长需要重新选配符合有机规范的投入品,甚至包括使用检测不出来的有机农药与添加剂等产品。这样的有机农业本质上并没有改变人工控制的现代农业原理,距离有机农业所倡导的循环可持续农业思想依然相当遥远。更因为没有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而建立起一个符合有机农业的生态系统,不得不靠高成本的投入进行维持,最终走上了曲高和寡的奴役之路!所以,我们在阅读木村那让人敬佩和感动的苹果故事之后,应该更加深入地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有机农业,又如何实现有机农业的本义,为真正的实现农业循环可持续发展探索新路。然而,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我们身边会不会出现木村这样的“疯子”与“傻瓜”?
(二〇一五年五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