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书评人:王耀祥 2015-05-20 10:58 赞[0] 收藏

 什么是我们能送给孩子、可保障他们一生幸福健康的最可靠的宝物呢?从教育的角度来说,这几样东西最重要。

第一件宝物是“阅读”。阅读不但可以塑造一个孩子的智力,还可以塑造他的心理品质。因为任何一部书,只要它是一本好书,往往充满真善美的情怀,会对孩子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二件宝物是“自由”。给孩子自由,不是对孩子放任不管,而是意味着你必须给孩子三权:选择权、尝试权、犯错误权。

第三件宝物是”良好表率“。给孩子做出表率,不仅是你在外人面前是什么样子,更重要的是你和孩子相处时是什么面貌。

 

家长和家长的差别,经常不是身份、地位或文化程度的差别,而是教育理念决定的手段的差别。

 

不是会生孩子就会做父母,在当代,做个好家长必须要学习,教育的真正准备是完善自己。一个人没办法选择自己有什么样的父母,但可以选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父母。

 

第一章  保卫纯真童年

一个缺少尝试、不犯错误的童年是恐怖的,它并非意味着这个孩子未来活得更正确、更好。也许恰恰相反,由于没有童年探索的铺垫,他的认知基础反而很薄,在未来的生活中不得不花费更多的力气去辨识世界、适应生活。很有可能一生都活在刻板、无趣和谨小慎微中,甚至是自暴自弃的堕落中。

 

经常有人问我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我的答案是:想象力不用培养,不限制就是培养。在教育上,并非家长做得越多越好,有时恰恰相反。尤其在培养孩子想象力方面,我认为”少就是多“是一条黄金法则。

 

家长不要以自己的有限,来理解和指导一个有无限可能的孩子。

 

儿童本身都有丰富的想象力,如果他在生活中很少遇到这个不许动、那个不能那样做之类的限制,并且他早早地接触了书籍,能从书籍这扇窗中望出去,看到现实以外的世界,那么想象力就可以得到正常发展。

 

几乎每个孩子都带着某种天赋和偏好出生,”给孩子一面涂鸦墙", 并非倡导孩子满家乱画,这里想强调的是:不要阻止孩子的创造力和好奇心,给他一些“搞破坏”的机会,它价值千金。家长为此付出的不过是一点时间、一点金钱和一点耐心。假如孩子在自己家中活得缩手缩脚,经常为一些无心之过遭到责骂,家庭就没有为他提供最适宜的生长条件。墙面可以修旧如新,损失的钱可以赚回来,孩子的爱好和创造力掐灭了,可能永远无法重新燃烧。

 

在儿童教育中,则是“规矩太多,难成方圆”。不要急于给孩子立规矩,尤其是在他们认识世界的初期。

只要不危险,不妨碍他人利益,都可以放手让孩子去尝试。

 

家长都希望孩子有良好的道德和习惯,但道德和习惯的教育不能仅仅以“限制”来实现,它应该是以“榜样”和“信任”来实现。

 

如果家长急于以一种成人世界的思维和标准来限制、规范孩子,很容易压抑孩子的正面激情,使他们的自由意志和创造力停止生长,乃至萎缩。压抑感还容易刺激出负面情绪,让孩子出现逆反或是自我封闭症状。有的家庭,甚至孩子把沙发巾弄皱了都要遭到训斥。一个表面上一尘不染、井井有条的家,维护它的代价是孩子失去了自在和放松的生活。20年后,整洁的家中坐一个规规矩矩、毫无创造力、没有自我调整和选择、判断能力的人——这是你想要的结果吗?

 

童年的任务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内积累。一个人内在力量强大,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未来才有可能处理好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在人生事务中获得主动权——这才是培养竞争力的正常顺序和逻辑。

 

从童年走向成年的时间也比小牛要长得多。这是大自然的精心安排,它要为每一种有巨大潜能的生命,留出足够的积蓄能量的时间。孩子的成长也需要较为漫长的岁月以及严格的、不可逾越的顺序。

 

成年人的责任则是不打扰孩子的自我发展,有条件的情况下给孩子一些助推力——即我们常说的要给孩子良好的启蒙教育,呵护好儿童的好奇心,发展孩子的自由意志,让孩子有幸福感——这些教育上恒定的真理,正是发掘儿童内在潜力、成全他未来竞争力的最简单最重要的手段。

 

当孩子的注意力被转移到各种“比”的事情上,自我成长力量就开始分散,而竞争带来的焦虑感又会更多地消耗孩子的精力........孩子内心变得越来越羸弱。

 

如果童年的生活总处于斤斤计较中,大格局从何而来呢?

 

不能不说,现在的童年生态环境太差了,成人把自己的焦虑过多地转嫁到孩子身上,即使有“拼爹”这一说,压力实际上最终都落在孩子身上,太多的孩子过早地被赋予竞争的责任,背负了攀比的重担。

 

让幼小的孩子去竞争,不是给孩子助力,只是给他使绊子。在竞争焦虑氛围下长大,并被迫进入竞争轨道的孩子,跟更容易出现无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几乎从幼儿园开始,儿童的一切活动都是以竞争为目的,哪怕玩耍,最后也不是以快乐而是以得名次为目的。这种持续不断的竞争训练,使得孩子们很少有机会去学习合作,只是学会了比和争,学会了防范。比如很多成绩很好的学生甚至不愿意给其他同学讲一道题,生怕别人学会了,把自己比下去。

 

这种扭曲是以消灭天性为代价的,他被训练得在生活的各种选项中,会不假思索地弃绝内在的愿望,只以社会评价作为价值判断。

 

竞争的后果往往不是打败别人,而是击倒自己。这和哲学家弗洛姆的观点相映衬:懒惰与过度的勤奋并不对立,它们是人的全面功能受到干扰的两种症状。在神经病患者中,我们常看到他的主要症状是没有工作能力,而在过度勤奋者身上,我们看到其主要症状是缺乏轻松的享乐和休息的能力。过度勤奋不是懒惰的对立面,而是它的补充。它们都是人内在的和谐遭到破坏的一个后果。

 

长久的、超过承受力的压力首先会在情绪上积淀毒素,影响做事效率和品质。而情绪上的毒素太多了,又会影响生理健康。

我们的身体对幸福与不幸福的反应,统统比我们的意识对它的感受更明显。身体比心理更不易受蒙骗。

 

生活中最大的敌人不是任何具体的对手,是“虚荣”和“恐惧”。

 

面对一个弱小而又有无限潜力的孩子,与其着力培养其“竞争意识”,不如专心培养他的良好品格。每一种好品格都可以催化出面度世界、面对困难的能力和勇气,好品格本身就是竞争力。

 

他们都是以简单粗暴的手段去实现一件需要精细处理的事,在最糟糕的结果出现之前,他们在意的,或者说有能力注意到的都是自己热衷的目标,而毫不在意方法的正确与否,不注意手中所操纵对象的痛苦及承受力。所以得到的结果也有共性:取得了一个短暂的、表面看来令人满意的效果,却永久地损害了一个人。

 

经常批评孩子马虎,是一种贴标签行为,会给孩子一种负面强化,让他觉得自己就是个“粗心大意”的人,这种自我心理暗示十分强大,会影响到他的行为表达,真的变得越来越粗糙,这又会招致家长越来越多的批评。

 

习惯的培养如果不是首先基于接纳,而是首先急于改造,损害几乎是必然的。因为人不是物。

 

三不原则让孩子学会与同伴相处:不生气、不介入、不怕吃亏。

 

儿童有能力自己解决相关问题——只要他们成长中获得过友善和尊重,只要他目睹过得体的礼貌和修养,他就得到了这样的滋养。

 

儿童的世界非常单纯,很多所谓的问题,其实是成年人强加的。

 

成人对待这些小矛盾的态度,比告诉孩子如何做更重要,影响更大。要用最道德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但不要用很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孩子。

 

孩子天性各不相同,不要指望孩子在人际交往上的表现恰好符合你的理想。他是强势的,也可能是柔弱的,这些特征并不代表他将来就是怎样一个人。只要他在和同伴玩耍时是快乐的,内心是纯净的,就是好的。

 

对世界怀有美好的信任,和具有基本的安全防范常识并不冲突。家长应该把人际交往中各种潜在的危险告诉孩子,比如周围的人发生了什么事情,或媒体上报道了什么相关内容,就事论事地跟孩子谈谈,让孩子增加些常识。生活本来就是有悲有喜,有常规有意外。知道世界有灰暗,不等于要把世界看得灰暗;知道世界是光明的,也不等于毫无防范心理。这是你对社会应该有的态度,也是教育孩子应拿出的示范。

正面教育永远是最可靠的办法。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来表现出一匹骏马的飘逸,就不要从小教唆他以一只刺猬的姿态活着。

 

家长由监督者和控制者角色中退出,把信任还给孩子,让孩子获得自我管理的权力。而这种权力的下放,必然会唤起孩子内心的自尊感和责任感。

有什么比信任更能表达对一个人的尊重呢?被尊重是人的天性,而不信任是不尊重的典型表现。

一个不被信任、总是被当小偷一样提防的孩子,很难发展出诚信、自尊的品质。

 

蒙台梭利认为,让孩子服从成人的意志,这是成人犯了最大最可耻的错误。这会产生一种后果,即儿童的胆怯。

 

如果一直以来,孩子“完美计划”都由家长所定,并在家长的督促下执行计划,那么他就不可能生长出真正的计划能力和执行力,他内心生长最多的是服从和逆反,以及无力感。

 

只是制定规则,简单地限制孩子,表面看很用心,事实上这样虽然最简单,却是教育懒惰行为,谁不知道在一个弱小者面前发号施令最容易?

 

提醒年轻一代家长在育儿中尽量回归自然,使育儿这件事更接近自然,趋于简单和美好。

 

胎教的落脚点也应该在孕妇的情绪和感觉上。

音乐是要放给孕妇听,而不是直接放给肚里的孩子听。在孩子未出生时,妈妈自己读一些优秀的图书,看一些好的演出,参观一些高水平展览,应该是正确的选择。

胎教的影响是由情绪作为纽带产生的。凡让母亲愉悦的东西就是好的,就适宜用来做胎教,否则就是无效的或者负面效果的。

当然,凭感觉选择要有底线,不能不管不顾地放任自己。如恐怖片等。母体的紧张、恐惧、愤怒、忧伤等等,对胎儿都没有什么好处。胎教的最高原则是让自己身心舒泰,基本判断标准是:凡内心向往,有轻松感和愉悦感的事就是对的,凡有些勉为其难,感觉有压力或有些烦躁的事都应该是不对的。

 

习惯在童车中待着的孩子,会对童车慢慢产生依赖心理,越来越懒于使用自己的腿脚去走路。

家长一定要珍惜怀抱孩子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孩子感受你的体温,方便和你交流。

拥抱本身不会惯坏孩子,经常得不到父母拥抱的孩子才会有问题。有过“皮肤饥饿”经历的孩子,长大后会有深刻的不安全感。

 

中国传统文化讲“道法自然”,这其实是一个普世法则。可我们现在在养儿育女的问题上,做了太多反自然的事。几乎孩子所有的生活细节,都恨不得用人力来控制。

 

第二章   净化育儿观念

家长希望用各种规矩培养出孩子各种良好的习惯,而这对孩子来说,却是自由意志被剥夺,活在日复一日的冷酷对待中。他的世界一直以来太寒冷了,已被厚厚的冰雪覆盖,所以他下意识地要把自己严实地包裹起来,回避和外界交流,直到失去正常的沟通能力。这是一个弱小生命对抗恶劣环境的本能反应,畸形的生态环境只能让他变态地成长。

所以我们必须时时刻刻尽可能温和地对待儿童,避免粗暴。教育的真正准备是研究自己。

 

教育是件“秋后算账”的事,虽然儿童的缓慢成长给了一些人以暂时的幻觉,但栽下罂粟不会结出樱桃,恶果不知会在哪个枝条上结出。

 

经常被苛责的孩子,学会了苛刻;经常被打骂的孩子,学会了仇恨;经常被批评的孩子,很容易变得自卑;经常被限制的孩子,会越来越刻板固执......

 

孩子没有错,只有不成熟。如果你动不动认为孩子“错了”,那是你自己错了。如果你遇到孩子是屡教不改的,那是你所提要求不对或一直在用错误的方法对待他。

 

儿童是脆弱的,成长只需要鼓励,不需要惩罚。一切严厉的对待都隐藏着某种伤害。心中无棍棒是件比手中无棍棒更重要的事。

 

一些学历较高或事业很成功的家长,作为社会人,十分优秀,作为家长,太强权了。在家庭生活中如果不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能量,就有可能对身边的人形成超强的控制力。世间万事,过犹不及,虽然这种控制力主观愿望是好的,可在客观上却形成对他人自由意志的剥夺。

 

家长几乎安排了他的一切,也不允许他犯错误,甚至不在乎他的面子......你们以为这就是教育,以为父母给孩子付出了很多,为孩子创造了好条件,其实你儿子一直生活在一种半窒息状态中,他的自我管理能力一直没有机会成长,只能慢慢萎缩。

 

天才不容易出现,不是天才太少,是因为天才太容易被扼杀。

 

每个人都是带着一些自然给予的特殊密码出生的,自然给你一条鲜活的生命,一定会同时在你的生命中注入某种天赋。这种“上帝的恩赐”犹如种子,蕴藏着表达潜能,能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还要看外部是否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其实,教育的成败常常在生活细节中。

 

培养孩子专注力,不打扰就是最好的培养。

 

胡乱评价孩子,随意改造孩子,这是教育中的蠢行。

 

如果孩子仅仅在学校中受到压抑,回家能有自由和轻松,也还不错,童年尚有栖息之地,可现实是,在学校被纪律和作业奴役的孩子,回家还要因为家长的严格管理而处处受限,他们在这样的压抑下,受伤更重。

如果高学历家长对一些教育问题认识不清,小到吃一碗饭,大到规划孩子的未来,持续不断地用错误的理解来对待孩子,那么他的教育水平和低学历家长就没什么两样,甚至更糟。他就是寓言中说的那个用锄头雕刻玉石的农夫,一块本可以价值连城的璞玉在他的锄头下变成一堆碎石。

 

首先不要有培养完美孩子的想法。

要培养一个尽可能如意的孩子,就要学会欣赏孩子一些不如意的行为。凡有冲突,必有伤害,放下改造思想,才能避免将“牛顿”修改成“牛倌”。

其次要接纳孩子的与众不同。

爱好就是天才。可以说,一个人对某件事痴迷有多深,天才就有多高。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假设,“强烈爱好”是上帝对一些人的偏爱,是给予其特殊的关照。

第三,家庭生活中要戒断严厉和专横。

在家庭生活中,相比“严格要求”,我认为纵容是更理想的家庭成员相处模式,尤其是对于孩子,在道德和安全的底线之上,几乎可以同意他们去做一切愿意做的事情。这样不会惯坏孩子,生命受到的阻碍越少,成长越健康,才能越容易显露。被处处监督和规范的孩子才更容易流于平庸,甚至堕落。严格管教的背后就是心理受阻,法官型父母最容易培养囚徒型孩子。

 

玩耍是儿童最重要的学习途径之一,儿童首先是在玩耍中去认识、模仿和体验各种常识的。剥夺玩耍,不仅是剥夺儿童童年的快乐,更是在剥夺他们有效的学习方式。

 

如果孩子仅仅在学校中受到压抑,回家能有自由和轻松,也还不错,童年尚有栖息之地,可现实是,在学校被纪律和作业奴役的孩子,回家还要因为家长的严格管理而处处受限,他们在这样的压抑下,受伤更重。

如果高学历家长对一些教育问题认识不清,小到吃一碗饭,大到规划孩子的未来,持续不断地用错误的理解来对待孩子,那么他的教育水平和低学历家长就没什么两样,甚至更糟。他就是寓言中说的那个用锄头雕刻玉石的农夫,一块本可以价值连城的璞玉在他的锄头下变成一堆碎石。

 

首先不要有培养完美孩子的想法。

要培养一个尽可能如意的孩子,就要学会欣赏孩子一些不如意的行为。凡有冲突,必有伤害,放下改造思想,才能避免将“牛顿”修改成“牛倌”。

其次要接纳孩子的与众不同。

爱好就是天才。可以说,一个人对某件事痴迷有多深,天才就有多高。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假设,“强烈爱好”是上帝对一些人的偏爱,是给予其特殊的关照。

第三,家庭生活中要戒断严厉和专横。

在家庭生活中,相比“严格要求”,我认为纵容是更理想的家庭成员相处模式,尤其是对于孩子,在道德和安全的底线之上,几乎可以同意他们去做一切愿意做的事情。这样不会惯坏孩子,生命受到的阻碍越少,成长越健康,才能越容易显露。被处处监督和规范的孩子才更容易流于平庸,甚至堕落。严格管教的背后就是心理受阻,法官型父母最容易培养囚徒型孩子。

 

玩耍是儿童最重要的学习途径之一,儿童首先是在玩耍中去认识、模仿和体验各种常识的。剥夺玩耍,不仅是剥夺儿童童年的快乐,更是在剥夺他们有效的学习方式。

 

在缺少自由的家庭生活中,你的孩子应该会变得越来越听话,能遵循你所订立的各种规则,一板一眼,事事听命于家长,令你满意。但你一定要有思想准备,不要指望你的孩子将来比你强,他的能力绝对不会超越你,他的幸福感绝不会比你多。当他在所有生活细节上都不可以打破你所设定的规则时,他的人生也一定不会超越你所能为他提供的条件和框架。

 

很多人对于儿童玩耍很不在意,经常随意阻拦,在他们心目中,“玩耍”只是儿童的一种年龄属性,没有价值属性,玩不玩、玩什么都是一样的。甚至有人认为学习和玩耍根本就是冲突的,犹如减肥和吃美食相冲突一样。

事实是,玩耍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成才非常重要。

 

学习是件需要智力和情绪双轨并行来发展的事,成绩和孩子的情绪、情感完全呈正相关。

 

事实上,正如阅读于教育而言不是可有可无的,玩耍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们都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正餐,而不是有没有都行的小酒小菜。用学习来挤占儿童的玩耍,相当于既要孩子长个子,又不给他吃饱饭,是一种自相矛盾的错误做法。

 

人在电视机前待的时间越长,大脑越懈怠。所以它对儿童的智力发育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事实上,真正令人纠结的不是孩子出了什么问题,而是他们的行为不符合成年人的有用原则和功利原则。

孩子做到“大致齐”就已经很好。

 

不管是最好的管

 

这一境界的心理学基础是:人的天性是向上向善的,在正常的环境中,每个人在善恶表达上,一定是优先表达善的一面。只有在变态的环境中,恶才会被刺激出来。

担心的家长,主要是对这一心理学基础有相反的理解,认为人的天性是向恶的,当孩子表现出一点不好的苗头时,如果不去管住他,他会越来越差劲。由于人性向恶的理解本身就是错误的,所以在这种理解基础上的一切教育行为都会带有负面暗示,结果往往是越管越不如意——这就是严格的父母往往教育出不如意孩子的深层原因。

 

如果孩子能从小尽情地玩耍而从不因此被训斥和鄙视,那么他将来对工作和学习的认真和热情也会像对待玩耍一样,投入并富于激情。这一点,从很多身心健康的成功者身上都可以观察到。

 

爱的最高境界是“不打扰”,它比不停地给予更让人幸福。这一点对儿童教育、婚姻维护都是适用的。想长久维持的东西,必须给出足够的空间。尤其对孩子,在道德和安全的底线之上,几乎可以同意他们去做一切愿意去做的事情。这样不会惯坏孩子,生命受到的障碍越少,成长越健康。孩子的好与差,不在乎管与不管,而在于环境变态不变态。不正确的管制,本身就是变态的一种,比不管还要糟糕得多。

 

所谓“不管”是不动声色、没有斧痕的管,即在不跟孩子形成对抗和冲突的基础上,想办法发展孩子的正面潜能。比如建立良好的亲子信任关系,培养孩子爱阅读的兴趣,经常带孩子旅游,帮助孩子建立同伴交往圈子,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等等。

 

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孩子才有面对自我的空间和时间,才有机会学习适应和调整,才能聚集起自我成长的力量。

 

教育手段如果不包含有善意和悲悯情怀,又怎么能指望孩子学会爱和同情呢?冷酷的手段确实能立竿见影地让孩子变乖,但冷酷本身也一定会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儿童是从榜样那里学会如何对待他人的,如果有朝一日他表现出对其他人、对父母或对自己冷酷,请你不要吃惊,也不要委屈。

 

妈妈和爸爸应该是孩子想到了就觉得最温暖、最可靠、最可以放松的那个人,而不应该是严厉的执法者和令人压抑的君主。

 

溺爱往往是包办,本质是成年人爱自己;爱则是理解和接纳,本质是爱孩子。

 

童年的首要任务不是“学规矩”,而是发展自由意志,这要求家庭生活必须减少约束。

 

面对幼小的孩子,如果家长不能首先想到如何给孩子自由,而是如何对孩子进行规范,尤其在一些无关紧要的生活细节上,向孩子提出大大小小的各种规则和要求,并且经常为孩子不能达到这些目标、不遵守这些规则而去批评孩子、惩罚孩子,那么他几乎不可能培养出一个健康的孩子,只可能打造出一个刻板者、自卑者、偏执狂。

 

面对孩子时,感觉迟钝,既缺少母爱的直觉,又缺少文明进化后的体贴和修养,生搬硬套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把“立规矩”当做教育,使事情陷入本末倒置中。

 

一个人的童年可以在物质生活上贫穷,不可以在精神生活上苦难。物质贫寒在某种程度上能锤炼人的意志,精神压抑只能扭曲健全心理。

 

成人可以给孩子呈现规则,却不能强迫孩子执行规则。如果有什么规则特别需要孩子服从配合,要想办法,通过合理的方式,让孩子看到规则之美,心悦诚服地接受。在规则教育中,家长的榜样作用和包容心远比强制力更能让孩子学到守规矩。

 

家境优越的孩子和家庭贫寒的孩子,他们成长得好与坏,不在于父母在物质上是否出手阔绰,在于精神上是否充分给予。

有一个物质丰富的童年不是坏事,但拥有心理丰盈的童年才是人生的幸运。“自由意志”是家长送给孩子的最大的奢侈品。

 

我觉得最重要的理财教育,不是教孩子如何用1元钱赚到10元钱,而是让他们知道,钱的本质是什么,钱在生活中的地位应该是什么,我们对钱应该持有什么态度。

 

一定要给孩子零用钱

童年时在金钱方面严重匮乏的人,反而容易成为成年后在金钱方面斤斤计较的人,过分吝啬或过分贪婪,缺少平常心。

 

细节也很重要,可体现信任或不信任。在给孩子钱时,最好放心地让孩子自己到抽屉或父母的钱包里取出需要的钱数,不要检查,也不要用狐疑的眼光打量孩子是否偷偷多拿了钱。信任本身就是一种道德教育。

 

第三章   回归自然养育

启蒙教育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影响深远。黄金期在3岁前,之后的十多年时间也是关键期。从出生到进入青春期,都可以称作启蒙教育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有极强的可塑性,教育在这一阶段最能表现它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从前往后,逐渐递减。所以这项工作越是做得早,越是做得好,真正的一寸光阴一寸金。

 

启蒙教育的第一要诀是语言输入。

因为人是用语言来思维的,语言的清晰度和思维清晰度完全呈正相关。

不外乎就是多和孩子说说话,尽早带着孩子进入阅读和背诵。

 

婴幼儿和成人的语言交流有两种功能,一是刺激大脑发育,二是刺激心理发育。

 

情感教育的第一要诀就是多和孩子接触。

尽可能多地和孩子相处,在相处中要多抱抱孩子,多抚摸孩子,避免孩子产生“皮肤饥饿”。

 

教育的本质不是由谁来做,而是怎么做。

 

“自闭症”大流行,究其原因,电视保姆“功不可没”。电视虽然也“说话”,也有一定的知识内容,且能让孩子安静地坐着,但它跟孩子之间不存在语言互动,孩子只是被动接受,没有任何交流。电视也没有体温,不会向孩子传达任何感情。所以电视机前长大的孩子智力不会太出色,心理也容易出问题。

 

儿童的智力发展和母亲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有巨大的依存关系。尤其是3岁前。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是发展其智力,让其智力不单以加法增长,而是以乘法递增的最好、最简单的办法

起初,家长拿一本书给孩子讲时,孩子可能不会全神贯注地听,听几句就去玩别的,也可能会把书抢过去乱翻,甚至撕了,这些都很正常。孩子往往不可能乖乖地坐着听你讲故事,有时可能是他更想知道别的内容,或确实不想听了。家长不要强行让孩子安静地听故事,也不要打开一本书就必须从前往后讲,孩子翻哪页就讲哪页,或感觉他不想听就不再讲,来日方长,顺其自然,不要让孩子觉得讲故事是件令人厌倦的事,孩子和家长的互动始终保持愉快就好。至于撕书,就让他撕几本,他在用小手感觉世界,“撕也是阅读的一种。

 

在选择图书方面:

一,内容大致从简到难、从浅到深,难度逐步递进。但也不要过分考虑几岁读什么。年龄和阅读内容没有严格的对应。

二、尽可能内容广泛,尊重孩子的兴趣。注意,不管一次买多少,不要一下全堆到孩子面前,适当制造短缺感。

三、最好不选择同时有几种文字的。不要在阅读之上附加学拼音、学英语的功能,那样会破坏阅读的乐趣。

 

挂图和卡片,只把这些东西当简单的玩具即可,不要当成学习工具,它承载不起教孩子认字的重任。文字不能孤零零地记忆,也最好不要只使用一种载体。散碎的文字,在不同的地方看到了,顺口读给孩子听,比如包装盒上的字,街上的店铺名等,它们和卡片上的”鸡“或”苹果“一样,随时随地读一下,让孩子在不同的地方看到这些字,经过不断重复,他很自然地就记住了。

 

背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童年是记忆的黄金期,抓住这个时期让孩子背诵一些母语经典作品,既是一种智力教育也是一种人格培养。

建议幼儿先背诵诗歌。

 

记忆力也是用进废退,儿童时期的背诵,不但记得牢,背诵对记忆力本身也是一种训练。

 

孩子成长是个比较长的过程,一切教育行为切忌操之过急,底线是不要让孩子感觉厌烦。一直有意识地做,但要做得随意些。

 

在早期教育中,还应该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爱运动的习惯。运动也可以促进大脑新细胞的生长,促进智力发育。要注意这几个方面:家长的表率做得如何,家庭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内容,是游戏还是任务,孩子从中感觉到的是快乐还是压力。

 

长期不快乐和压抑,会导致一些原本天赋很好的孩子越来越笨,”在糟糕的情绪下,我们的思维也更抑郁。“

 

孩子的大脑发展最适合的地方是温馨的家庭,最佳的营养是安全感,最好的刺激是父母的陪伴。有了这些条件,不必整天送孩子去上补习班或才艺班,他的大脑都会健全地发展。换个思路,把上课外班的时间用来让孩子玩耍,把家长在课外班等候的时间用来进行亲子阅读,把省下的钱用来重新购置被孩子损坏的杯、碗、电脑、手机等,收获是否更多?

 

在启蒙教育的问题上,形式不重要,感觉才重要。

 

父母是否愿意和自己的小孩相处,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主角、配角、还是客串,这在当下只是形式和数量上的差异,最终却是一个孩子生命质量的差异。

 

能有老人帮忙带孩子是幸运,坚持”隔代帮忙“而不是”隔代抚养“其实也很简单,孩子只要基本上天天能见到父母,经常有和父母亲密接触的机会,这就可以。父母和孩子每天相处一小时,孩子获得的滋养就够正常成长了。

 

孩子过早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会对其心灵造成一生难以弥补的创伤。

全托的好处是解脱父母,不必承担每天照顾孩子的辛劳。全托不是基于孩子的需要,而是满足家长的需要,是把家长的利益置于孩子的利益之上,是一种极端自私的选择。这些家长,他们没有一个是真正蹲下身,从孩子的视角看这个问题。

 

我想说的是,在幼儿园的一些设施和条件中,没有比教师更重要的条件。当”最重要的条件“非常糟糕时,其他一切条件都变得不重要了。

 

家长在任何时候,想解决孩子的一个心结时,都不要有这种”以毒攻毒“的心理,孩子承受不起。

 

小孩最会察言观色,在某些关键时刻,只要家长流露出一点软弱,他立即会把握住,并在以后加以利用。所以要想培养孩子乐观面对困难的态度,家长的态度首先要乐观,不能无意识地去渲染困难,避免放大孩子的负面情绪。

 

世上有太多不讲信用的人,却很少有不讲信用的儿童。”言而无信“是后天习得的一种社会行为,”食言“也是需要经历才能学会的。如果一个孩子没有遭遇连续不断地无理要求和言而无信的对待,他是不懂得食言的。

 

幼儿园最动人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大众、朴素和自然。孩子在一个不做作、自然的环境中,天性才能自然发育。

 

一碗饭好不好吃,不在于饭勺是黄金的还是黄铜的。择园时,不必被一些幼儿园的豪华设施晃花眼睛。幼儿园的主要价值恰恰体现在看不见的东西上,因为看不见,所以需要用心去考察。

 

再次强调,幼儿园就是个幼儿托管所,孩子只要快乐平安就行。

 

第四章  赢在教育细节

音乐、绘画、舞蹈、打球、下棋等这些活动本来是人类的娱乐行为,依儿童的天性是喜欢学习这些东西的。可现在,才艺学习成了苦差事,”兴趣班“经常变成”折磨班“。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成年人忘记了为什么要孩子进行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不是艺术技巧教育。一个人纵使熟练掌握一门技艺,如果不包含热爱,也不过是个普通匠人。艺术教育原本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让他活得更高雅,那么就不要带着他径直往匠人的方向奔去。而且,每个人天赋不同,一个孩子擅长或不擅长某种才艺,在某个特长方面表现都强还是弱,这并不影响他的人生观和幸福感。孩子将来能在某种才艺上有成就,这固然是件好事,但纯粹的玩,也不是件坏事,快乐就是最大价值。从目标到手段,艺术教育都不应该是苦的,应该是甜的。

 

第五章 完善家长自身

事实是,脾气不但没有教育功能,却是反教育的。脾气越大,教育效果越差。坏脾气不仅像一把乱挥的锤子,破坏当下的一时一事,甚至造成不必要的人生悲剧,更像弥散的有毒气体,形成深远而广泛的损害。

 

母爱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成长,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

 

防止过度干扰孩子的生活,除了树立相关意识,另一个重要办法是母亲应该发展自己的事业和爱好,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好。

 

天下没有不懂事的孩子,如果要孩子懂事,家长首先要做得有道理,做得有道理,比说得有道理重要得多。

 

思想家卢梭说过,3种对孩子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唠叨也是这样,说一句没事,说两句没事,天天说似乎也没事,但伤害早已悄悄发生。它像一把小刀子一样,慢慢切割着孩子,不经意间一点点把孩子的自觉意识、快乐情绪,以及想象力、创造力都切碎了,破坏了。想来,唠叨真是教育中最隐秘又极其悲哀的一个错误。

 

他们往往是从一开始就以某种社会标准来要求孩子,而孩子在这样的标准面前,显得那样不合格,于是家长拿出规矩、目标、批评和惩戒等这些概念和手段,对孩子进行规范。

 

”求完美家长“和”强势家长“几乎是同义词,这样的家长,他们主要关心自己要培养怎样一个人,不断以成年人的强势改造孩子,较少关心或根本不关心孩子作为自然人的天性和需求——破坏就这样形成了。孩子的无力感总是和父母的强势呈正比,父母越强势,孩子越懦弱。

 

当代家长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它意味着家庭生活首先给了孩子良好的教育。但也可能意味着一些问题。越是文化程度高的家长,越可能对孩子的教育非常认真,越是认真,则越是细腻。过分”细腻“,就有可能开始苛刻,不知不觉陷入”求完美“的泥沼。

 

第六章  绕开宣传陷阱

现在有一种趋势,儿童出现某种心理问题或行为问题时,人们不再有耐心去思考孩子的个性差异或教育生态环境,而是直接把这些问题推给医疗,所以围绕孩子大脑和意识的疾病越来越多。

 

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早已发现,几乎所有严重的儿童心理障碍,都是亲子关系不良的后果。而导致亲子关系联接不良的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儿童早期和母亲接触机会的匮乏,二是家庭教养方式,尤其是父母教养态度的不得法。

 

生命最初的几年是黄金期,几乎奠定了一生的发展基础。母亲在这个关键时期缺席了,或一直以反自然的方式和孩子相处,孩子的生命必定会出现巨大遗憾。

 

儿童对物质的东西要得其实不多,只要有基本保障就好。对母爱的需求却很高,必须充分。

犹如一棵树长得好不好,不在于重在皇宫还是种在乡野,在于根须所触的土壤和枝叶所承受的阳光是否给了足够的滋养。温暖的陪伴,是母爱最基本的任务,也是最高的境界。

 

”贴标签“对儿童来说影响极为深刻,标签就是烙印,打下了,就很难彻底清除。

 

心理康复的最重要思路,应该是如何把充满爱和自由的成长环境还给孩子,而不是把孩子当动物来驯化或当机器人在控制。多陪伴,少限制。

 

心明教育:专注新教育成长,传播新财富思维,致力于身心灵和财富自由

一起成长:识别下方二维码

 

教育名家论教育

作者:贾馥茗教授教育基金会 主编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2-01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