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这个词在今天绝对是个热词。虽然有专家辨析过,说“素质”这个词是个模糊的词语,因为内涵不定。到底什么是素质?精神的、政治的、身体的、人文的、科学的、知识的、规则的,能说出来许多,是也好像不是。这到也好,那些不文明的言行,统统都能用“素质不高”这个筐装起来,“素质”这个词也真算是生逢其时呀,大家现在用起来也是得心应手。比如说,现在满世界都是中国人,外国人除对中国人的钱多、人多感冒以外,对中国人的素质却很不感冒,如随地吐痰、公众场合大声喧哗、乱刻乱画、随手乱丢垃圾,等等。可以说,外国人对中国游客充满了爱恨交加之情。前一段国人对旅游景点乱刻乱画的集中声讨和反省刚过,最近名星赵薇一则微博又引起关注,因为她说自己看见过有中国人在著名的罗马斗兽场景区大便,实在是让人汗颜至极。然而,即使这样,中国人内部的素质依然是有分野的,那就是中国农民的素质又低一等。像批评一个人没见识、不误大势,可能就定性为农民意识强烈;再像一个女性朋友打扮不好,可能也会被嘲笑为像村姑;等等。
农民的素质真的很低吗?如果放下城市这一强势的话语权,从社会学的角度客观分析,显然就不是那么简单,或者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就城里人眼中的乡下人“愚”进行了辨析,很有意思,让人很受启发。
首先,所谓的素质问题,其实与智力没有关系,而是环境所致。像农村人进城往往表现为对现代化设施的不适应,可能不懂交通规则,可能不会用城市的生活设施,所以会被城里人嘲笑。比如我亲眼见过一个进城农民因为不知道自动投币乘车而被司机训斥,他也自惭形秽,像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而我自己第一次用宾馆的坐式马桶时,也是着实研究了一番。但是,城里人到农村不也这样吗?把小麦认成韭菜的城里人不在少数,看见一只狗顿时不知所措的洋相也没少出,看见一树一草大惊小怪,农村人照样是嘲笑一番。显然,城市、农村不同的生存环境决定了人的相应素质。
其次,所谓的知识不足问题,其实也经不起推敲。表面上,农村人的知识确实不如城市人多,实际上的原因却是在农村的环境里,并不需要过多的知识,农村人掌握的基本知识在农村已经够用了。同样的情况在城市的一些社区也存在,像有材料说,英国传统社区的老太太只有800多个英语词汇,却没有障碍地过了一辈子。同时,现代人一般都以文字作为知识的载体,而在农村,有些知识却不用文字来表示。因为,农村是个熟人环境,面对面的交流代替了文字这一并不准确的中介,也不需要完整的语法。明朝文人归有光的散文里明确表示,在乡下凭脚步就知道谁来了。农村人之间的交流,一词半语的效果比完整的句子更有效,连人的名字都很少有人提起了,一个“哎”就意义丰富,更有一些外人听着云里雾里的特殊语言。
再次,所谓的文明程度问题,也是城乡不同社会特性决定的。人类与动物的不同,在于人类会思考,会形成记忆,一代一代积累和传承,最终使人类进步。这个记忆的传承就是文明的传承,但传承的形式却是不同的。农村人是熟人社会、是固定的、不流动的、相对封闭的社会,所以其记忆最终以世代积累的经验来表现,人们只需要按经验办事即可;但城市不同,陌生人社会,必须以文字来承载记忆,对记忆的提取要从文字中获得。所以,中国的文字一开始就是庙堂性的,不是乡土性的。城乡的不同,现在叫城乡差距,在这个方面已经天然形成。
经过这些论述,扣在农民头上的素质问题也渐渐露出真相来。然而,时代毕竟不同了,中国已经完全进入城市化、工业化的轨道,原来相对独立的乡村社会正在被动地纳入这一轨道,原本意义上的乡村社会已经不可能继续存在了。所以,到了今天,农民的素质还真成为一个问题了,因为他们确实与城市化、工业化的相关知识、技能、常识的要求是有差距的,或者差距还很大,即使今天的乡村也不能再靠传统的农民话语体系来维持。这样,农民悲摧的时代命运就基本定格了,他们只能背上素质不高的标签,放弃自有的传统习惯,努力地改变自己,与城市文化体系对接,去改造传统的乡村文明。不仅如此,这还注定了他们在城市与乡村间的进退维谷:他们创造了城市的新生活,却难以有尊严地享受;他们生活在城市中间,却一直饱受陌生与孤独;他们可能已经在城市定居,却把自己的精神家园留置于遥远的乡村。这是一个时代农民的历史宿命,也是他们的历史新生!
(二〇一三年九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