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竞争的内涵和形式也在不断扩充和丰富。从对抗竞争,到合作竞争,甚至到“超越竞争”,反映了组织在不同阶段的竞争要求,同时也体现了组织从偏执到理智,再到成熟的发展轨迹。管理学家洛根·斯托克司说:“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都必须通过竞争去合作,同时也必须通过合作去竞争。”合作是共同把蛋糕做大,竞争是为了分割更多的蛋糕,而只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组织拥有分割的优势。经理人必须掌握合争环境和理论的基础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任何组织都存在生命周期,组织只有不断变革才能摆脱衰退和死亡的命运。《组织变革》对组织变革的意义、模型、动力、方向、过程、阻力、成败得失和应注意问题结合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为组织管理者进行组织变革提供了一个详细的路线图。下面分享一些案例。
有些老干部,一开始在很多方面都不能适应总部的要求,但总部又没有那么多中层干部去顶替,于是开展了一场潜移默化的老干部现代化改造。
上策:上拉下推
每个企业的发展,都会面临这样的转型:从粗犷管理到精益管理;从靠经验到靠数据;从靠个人到靠团队;从单点突破到系统推进……每次改革,都有一批“老人”不能融入新的管理体系。
其实,老干部的业务能力还是有的,关键是控制他的随意性;管理能力也是有的,关键是持续性和时效性;决策能力也是有的,关键是符合公司流程。
问题是,他们多年来的工作习惯、管理风格已经形成,很难改变自己的随意性。作为老总,你也不能天天盯着这些中层干部,多累啊!开会部署?别想着会有很好的执行。
所以我提出“上拉下推”:
上拉,就是在公司层面不断宣贯、强调公司制度和流程;下推,则是在各销售区域设置行政助理,推动老干部管理升级。
给每位中层干部配一位行政助理是这个策略的关键,也被很多大企业所运用。
行政助理由公司总部统一培训,熟悉公司管理制度、财务制度、市场政策,熟练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熟练掌握各种报表、模板,熟悉公司各项流程。
他们在业务上由公司总部管理,但工作地点及考勤属于各销售区域。
他们的职责是:
帮助中层干部做报表、打报告、走流程,把领导安排的工作系统化分配,并督促基层落实;
宣传贯彻公司的管理制度、财务制度、市场方案,提醒中层干部按公司要求做预算、做报表,按公司要求执行市场政策;
协助中层干部开展规范化管理,在长期的工作配合中,使这些老干部形成规范化管理的习惯,跟上企业的节奏。
某家啤酒巨头在收购多家啤酒厂的时候,就是借用这种方法,完成了大规模的老干部改造。
这些老干部,一开始在很多方面都不能适应总部的要求,但总部又没有那么多中层干部去顶替,于是开展了一场潜移默化的老干部现代化改造。
最核心的策略就是大规模培养行政助理。行政助理不干涉市场营销策略和业务操作,但会提醒那些担任着区域经理、大区老总的老干部们,“公司制度、政策、流程”是怎样规定的,并帮助他们打报告、走流程。
原来那些大区经理根本都不知道预算是怎么回事,一年多以后,个个都是管理高手了。
不仅如此,改造好的老干部,还重新调配到其他新购企业去,提升了新购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水平。
中策:悬空法和拆分法
上拉下推策略,需要很大的人力成本。一般中小企业则采用悬空法和拆分法。
架空中层干部,坐实作战单元
所谓悬空法,是对不听话的老干部提拔半级或一级,把基层干部培养起来独立操作业务,让老干部脱离具体的市场业务和客户管理。
例如某方便面企业,原营销组织的设置是:销售公司——销售部——城市经理。销售部是核心的营销部门,负责业务管理和人员管理。每个销售部约辖三个地级市,每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经理。
新老总上任后,有几位很有分量的销售部经理并不配合工作,于是新老总开展了一次营销组织改革:
成立销售大区,撤销销售部和城市经理;成立办事处(原来一个销售部分成两个办事处),原销售部经理升任大区老总。公司管理制度、任务和考核直接下到办事处,突出办事处的核心作战单元职能,办事处主任竞聘上岗,并开展定期培训。
这样大区经理仅仅是程序性的领导,被剥夺了实权。
由于办事处主任是竞聘上岗,且经常培训,新的中坚力量也迅速顶了上来。一年以后,公司开展对大区经理进行竞聘,那些不符合需要的老人自然被新人取代。
这种策略的核心是办事处在业务上可以完全独立,否则起不到架空的效果。
拆分作战单元,增强平级竞争
拆分法是实行扁平化管理,拆分作战单元,下移管理重心,增强平级之间的竞争,以此实现总部对中层管理和控制。
某饮品企业创业时发展顺利,老板最初招进来的敢死队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些一起打江山的老部下也都成了企业的中坚管理人员。
但随着企业的发展,老板发现企业想再上台阶很吃力,品牌劣势显现,团队创新不足。于是高薪从国际大公司聘请了新的营销总监。
这总监刚到不久,即发现某些管理干部内心不服、阳奉阴违。于是采取了一箭双雕的营销组织变革:把原来五个销售部拆分成十个销售部,两个表现出色的销售部经理提升为总经理助理,另外三个不是太听话的经理原职不变,但管理区域大大缩小。
这次变革不仅实现了小区域精细化操作,同时调动了一大批青年军的积极性,而且削弱了原来几位经理在中层干部中的影响力。三位经理中,有两位及时转变观念跟上步伐,有一位一年后自动离职了。
下策:岗位调整
一个中层干部之所以敢于对抗中央,与其历史贡献和老板关照有关,但最重要的是他必定有一块根据地——这个地盘其长期经营,市场了如指掌,客户关系密切,员工称兄道弟,即使有问题也会被遮掩得严严实实。
要让他服从管理,则必须调离根据地。老虎到了平原,蛟龙落在沙滩,其威力自然消于无形。
但简单的调虎离山是有很大风险的。“调虎”的同时,一要找到合适的接任者,能够推出新举措、开创新局面;二要给继任者扫清障碍,包括客户的思想工作,员工的思想工作;三还要给继任者大力的政策支持;四要给被调整者一个充分的发挥空间,比如开辟新市场、组织招商,给其一个好的发展平台,做到人尽其用。
这四项工作深入开展,将消解前任的影响,同时保持业绩的提升,既对企业负责,又对老员工负责。
这种策略之所以称其为下策:一是如果调离后业绩得不到提升甚至下滑,则无法向老板或董事会交差;二是容易落下“气量小、不容人”的话柄;三是容易把矛盾公开化。
整顿的前提和原则
上述几个策略是营销高管清扫施政障碍的策略,是有其前提条件和必须坚守的原则的。
三个前提:“立威仪、施新政、推新人”
立威仪:有自己树立,有老板树立,前期主要是老板树立。必须争取到最充分的授权,老板在人前人后必须树立你的威信,要让那些观望、犹豫的人不敢心存侥幸,不敢轻举妄动。
威仪的树立,要做到老板充分授权,总经理慎重行权,团队有令必行。
施新政:新官上任要有三把火,这些新政要充分论证,并经过老板同意。人事调整或组织变革,都是为了推行新政而实施的,不是为了“整人”。
推新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把前浪打在沙滩上。没有新人的成长,任何组织变革都是没有意义的。很多高管受制于公司元老,都是因为自己没有“可用之人”。 新方略要想得到顺利实施,必须有一帮令行禁止、争先恐后的中层新鲜力量,否则七嘴八舌、挑三拣四,事业怎么向前推进?
这里不赞成拉帮结派,但一定主张老总的权威性和执行的彻底高效。
三个原则:不放弃、不妥协、分步走
不放弃:坚信每个管理人员都有自己优点的,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就能发挥作用,而不要抱着清理出门的态度来对待老干部。
不妥协:企业管理提升、新营销理念的贯彻落实是不能打折扣的,在执行力上不能因人而放宽标准。人事调整时,有时老板出面,提出折中的办法,是不可取的。折中方案会引起观望和猜测,导致整体执行力偏差。
分步走:新政的贯彻落实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要想立即在企业里形成一个声音。一定程度上的不同声音,对管理的发展是有利的。
管理的改革需要成本,包括时间成本:对企业的熟悉需要时间,新政出台需要时间,引进人才需要时间,新人的成长需要时间,掌握各级干部的特点需要时间。因此,对“异己人员”的调整,要坚定、逐步地完成,不可急于求成。
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