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与文身起源,学术界一直有着争论,而比较普遍的观点有:图腾信仰说、族群标志说、成年婚姻符号说、巫术说等等。关于图腾说,我国古籍中有“文身断发,以避蛟龙之害”“文其身以像龙子,故不见伤害也”之类的记载。持族群标志学说的学者相对较多,这个学说认为:文身作为氏族或部落的徽标而产生的。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为了便于在混战中区分敌我,避免误伤,便产生了自己氏族或部落永久性标志——文身(台湾高山族泰雅人、鲁凯人就盛行此说)。二是:原始人具有强烈的灵魂观念,相信人死后灵魂要进入灵界与祖先团聚,而文身是祖先识别子孙的唯一标志,生前不文身的人,死后就会变成孤魂野鬼,永世不得安宁(黎族、高山族、傣族、独龙族有类似说法)。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可信度,但是都比较片面。刘咸先生在《海南黎人文身之研究》中指出:“黎人文身之意义,约分为五种:第一,文身具有社会组织意义,为各峒族之标记;第二,文身有图腾之意味,各族属之图式不同,亦不得互相假借,守祖宗成法,毋得变更;第三,文身有婚姻之意义,将嫁之前,必须行之; 第四,文身记识,可避乘邪,为护身符篆;第五,文身之动机,有美的观念存其中。”(1)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也说过:“例如未开化的民族,最初都是有文身的习惯,有人说,文身是一种图腾的标记,有人说,文身纯为装饰。然即前说可信,亦必兼合装饰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