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上海地区大体上吴淞江(苏州河)以南归属南直隶松江府管辖,起初设有华亭县和上海县,后来增设了青浦县;吴淞江以北归属南直隶苏州府管辖,设有嘉定县及崇明县。
到了明代永乐年间(15世纪初),为了解决吴淞江长期淤积、通航不畅的问题,政府主持进行了一项称为“江浦合流”的大型水利工程,即拓宽黄浦江和吴淞江的下游,原来吴淞江的下游成为黄浦江的入海水道,而吴淞江则成为黄浦江的一条支流。从此以后,黄浦江成为这一地区主要的航运通道。
到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上海县已经是“人物之盛、财赋之多,盖可当江北数郡,蔚然为东南名邑。”,县治形成5条主要街道:新衙巷、新路巷、薛巷、康衢巷、梅家巷[3],到嘉靖年间,县治的街坊已经增加到61个,形成纵横交错的道路网[4]。上海地区商肆酒楼林立。
上海设县后240多年中,一直没有城墙。直到1553年(嘉靖年间),为抵御倭寇,才赶工在2个月内修筑了椭圆形的上海城墙,全长4.5公里,高7米,开有6个城门,其中东面临黄浦江开3个城门:宝带门(俗名小东门)、朝宗门(大东门)、朝阳门(小南门),这3座城门和西面的仪凤门(老西门)都设有水门。城外开凿有宽约20米的护城河。城内与其他太湖流域城市一样,河网密布,街道大多临河而建。城内最主要的河道是直通大东门与老西门的肇嘉浜,东通黄浦江(在今外马路与复兴东路南面的白渡路口),西面可达松江府城。此外尚有方浜、薛家浜等。
明代,松江府辖境为全国最大的棉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