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读者希望我推荐几本好的心理科普读物,我很少满足大家这个愿望,这是因为我在心理学方面读的都是专业书籍,几乎不看通俗读物。不过今天我愿意主动推荐一本书,名叫《对“伪心理学”说不》,作者是美国心理学家基思·斯坦诺维奇。顾名思义,这本书说的是种种打着心理学旗号,实际上并不是心理学的理论和观点。基思于1983年创作了这本书,由于它的内容针对性极强,故而一版再版,现在终于也有了中文版。
读过这本书之后,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伪心理学在美国的表现,和它们在中国的表现如出一辙。比如伪心理学家虽然不受学术界认可,但在媒体上远比真心理学家有名。又比如,精神分析在美国和在中国一样,都被公众误认为是心理学。只不过美国一些七八十年代已经很普遍的现象,如今刚刚在中国兴起。两个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有个三四十年的差距,在心理学的普及方面竟然也如此类似。
如果说两国在这个小领域上有什么不同的话,笔者可以举出两点。一是在美国,伪心理学家虽然可以在传媒上频频露脸,但既不能得到美国心理学会,也不能得到美国心理协会的证书。所以基思在美国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他们没有资格谈心理学。而在中国媒体上频频露脸的一些心理专家,虽然同样不能得到中国心理学会的认可,但却可以加入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有的甚至是该协会的高层。所以,在中国靠“本子”来鉴定谁是伪心理学家并不容易。
二是东西方传统文化不同,用来充当伪心理学的理论也便不同。西方有星座、血型这些特定的伪心理学,中国则是周易、佛道等理论。我在这里无疑贬低这些传统文化,然而,如果一个人要宣传如何修禅,非要给它包装成“禅学心理学”,这不仅混淆了事实,而且说明他缺乏自信心。
宣传科学需要三种方式。在一些科学领域,公众无法直观它的现象,更不会解释这些现象,比如“北冰洋有什么动物?”。遇到这些领域,科学界只需要作最简单的灌输式科普——我告诉你那有什么,是什么——就可以了。在心理学中,这样的话题并不多见,它集中在工业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等领域。比如“飞行员的视错觉”或者“甲亢对心理的影响”。遇到这类课题,公众也没有什么发言权。
在一些科学领域,公众可以直观它的现象,甚至可能比专家知道得更多,只是无法解释这些现象,这时候就需要探讨式的宣传。专家要去了解那些现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再提供专业上的解释。比如一个山村教师,他对本地区孩子的心理现象比任何一个外来专家知道的都多,只是不清楚如何解释这些心理现象。这个时候就需要讨论式的宣传。
还有一些科学领域,公众可以直观它的现象,更有关于这些现象的解释,有些理论甚至源远流长,然而这些对现象的总结和解释都可能是错误的,这就需要批判式的宣传。你首先要知道公众对此有哪些说法,哪些对,哪些错,然后要针对这些观点进行批判,在批判中宣传正确的观点。
基思这本书所做的,恰恰是第三种工作。而大部分心理学通俗读物,只是作了前两种工作。甚至,当他们遇到与科学针锋相对的观点时,也以为单凭灌输专业知识,或者加上“心理专家”这个身份就能起作用。事实上,前面已经说过,公众根本不清楚媒体上哪个心理专家有没有专业身份,反正他们满口都是“我们心理学家”,而主持人从未对此反驳过。
虽然观点尖锐,文字上也尽量浅显,然而《对伪心理学说不》却不是纯粹的通俗读物,它有相当的原创性。收集某个科学领域里公众常见的误解,这远在简单的灌输式科普工作之外,我觉得它本身就应该是一个专业。
至少,基思可以称为一个“研究公众对心理学之误解”的专家。虽然在他的专业履历中,只介绍他研究了“推理和阅读的心理机制”。与伪心理学作战,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