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读王学泰先生的《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忽然想到,大院文化或与游民文化有一些亲缘关系吧?有人把大院文化归结为北京文化,以为“顽主”、痞子都是从胡同中生长出来的。此言大谬不然!大院文化与北京文化貌似有关,其实风马牛不相及。
北京文化的构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以帝王为主体的宫廷文化,以官僚士人为主体的士大夫文化,以平民百姓为主体的市井文化。而大院文化始终不在这个系统之内。它或许在形成过程中曾经北京文化的耳濡目染,表现出北京文化的某些症候,但就整体而言,大院文化一定有它自己的来历。那么,这个“来历”是什么呢?直到读了王学泰先生的《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我才恍然大悟。看起来,大院文化的前身正是王学泰所研究的游民文化,游民文化进了城则演变为大院文化,恰如映衬在大院文化身上的底色。
根据王学泰的研究,在中国,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孔孟教化下的显性社会之外,还有一个历来为文人学士所忽视的、其意识形态与官方正统意识形态相对立的隐性社会,也就是游民社会。它是由过剩的劳动阶级所组成,他们没有固定的职业,没有稳定的收入,没有确定的住所,没有家庭,也不讲宗法秩序。王学泰说,鲁迅笔下的阿Q就是这样的一种人。
研究游民的思想、意识、文化,阿Q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中国历朝历代的农民战争,其最后的成功都是靠一批游民勇敢分子和游民知识分子的加入。革命成功了,“游民”进了城,但鲁迅所说的游民气、游民意识并没有留在“城”外,而是潜伏在“游民”的思想意识中被保存下来。长久以来,游民意识甚至还经常被误解为革命精神、英雄气概,不仅没有得到认真的反思和清理,而且,在农民起义得到全面肯定的情况下,这种游民意识的存在还获得了一定的合法性。随着大院的形成,它与新的官本位文化、等级制文化结合,也就生成了人们目前所说的大院文化。
大院文化绝非仅指北京,而是遍布全国的省城和大、中城市,北京只是更具代表性而已。它混杂着游民的“革命”性和进城后当家作主人的优越感,以及供给制所造成的特权思想,它有时也表现出一些正义感,以及反体制、反社会的倾向,但是很有限,随着社会身份的确定,他们会越来越刻意掩饰自己“少无赖”的历史,消除身上的草莽气,并拿出一种出身高贵的新兴红色贵族的派头来。
事实上,社会变革与城市改造的大规模推进,思想观念的解放和新兴社会阶层的崛起,都非大院文化的福音,而是摧毁大院文化的存在基础。大院文化的热炒,更像是为大院文化所奏的一曲挽歌。在当今这个社会市场化、文化世俗化、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大院文化正在走向解体,这正是当代中国城市文化的一种进步。在这个进程中,我们需要警惕的,是游民文化有可能再次蒙混过关,并寄生于新生的文化中,成为历久不衰的文化之痛。(解玺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