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学术腐败批判》文:猫头鹰
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学术界是我们社会所剩不多的几块神圣的净土之一。但是非也,君不见,随着社会上腐败和虚假之风的日益蔓延,这块净土早已不再神圣,而是被浸染、践踏,学术界的抄袭、制假售假现象层出不穷,愈演愈烈。学术腐败已经成为学术界一个热门的话题,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进而成为一个大众话题。在2000年全国的政协会议上,许多委员更是发出了遏制学术腐败的呼吁。
其实,腐败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产生腐败的制度环境和腐败分子得不到惩治。近年来,社会上的反腐败和打假活动搞得轰轰烈烈,许多腐败分子相继落入法网,一大批造假窝点被端掉。与此相比,绝大多数学术腐败分子却要幸运得多,他们有的虽然多次被曝光,但仍然逍遥于学术界,似乎是一沾了"学术"两个字,腐败也成了高尚的事。与此相对应,学术腐败虽已成为热门话题,但学术界从来没有建立一套有效的反腐措施,更未有形成学术反腐机制。大多数学者好象对学术打假也漠不关心,只有以杨玉圣为代表的少数学者孤独地高举学术打假的大旗,由于人单势薄,他们的打假显得火力不够集中。
在学术腐败愈演愈烈和学术打假影者寥寥之即,杨守建先生挺身而出,不惜数载之功,愤笔写出了一部洋洋洒洒20余万字的学术打假专著--《中国学术腐败批判》(以下简称《批判》,对学术腐败分子当头棒喝,成为继杨玉圣先生后又一学术打假英雄。
在《批判》一书中,作者对学术中的抄袭、剽窃、低水平重复、掺沙注水以及职称评定中的徇私舞弊等学术腐败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对近几年来关于学术腐败的大案、要案一一进行了揭露,无情地剥去了罩在王同亿、申小龙、潘国和、陈国生等这些曾几何时被誉为"杰出的天才"的文抄公们头上那层玫瑰色的光环,批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学术丑闻,告诉了读者一个真实的学术界:在神圣的学术界里也有马屁精、骗子、剽客、惯匪和强盗。
《批判》以言辞犀利、批判性强、风格明快见长,而且语言幽默、笔调辛辣,可谓"喜笑怒骂皆成文章。作者直斥潘国禾、申小龙、陈国生等文抄公为"文坛窃贼"、"学苑大盗",将他们的腐败行径一一展现于世人。作者还将大学教材的互相"借鉴"谑称之"学者的乱伦功夫",将申小龙"通过重新组装产生的大量著作(这些著作很多都是抄袭来的内容)戏称为"学者的积木游戏"。
单纯的"讽刺和挖苦绝不是战斗",因此作者并没有停留在情绪化的讽刺和痛骂上,而是深入分析学术腐败产生的制度环境,认为以量化评估为主要内容的学术评价机制客观上刺激了学术腐败的产生,指出,学术评估中"引入易于操作的量化评定后,这种纯学术的评定,只要按一定的程序即可,完全可以把这种评估中的学术性剥离"。其实量化评估是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行政办学的官本位制的体现,看今日大学中,是谁的天下--行政力量主宰高校,学术力量应有的发话权利被剥夺,更不必去奢谈"教授治校"和"民主管理"。作者还认为,学术批评缺席和功能的丧失是学术腐败产生和蔓延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学术批评本来是学术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术民主的标志。但是,现在我们学术批评的现状却非常堪忧:学术批评或者成为一些学阀压制新秀、挟私报复甚至攻伐异己的武器,或者异化为广告,成为学者进行表扬与自我表扬、掩饰自己贫乏的化妆品和遮羞布,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温情主义、矫情主义和虚情主义之风在学术批评中盛行,而真正的学术性则被阉割。真正的学术批评应当成为学术发展的防腐剂和催化剂,是对学术的一种有效监督。正如权利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一样,作者认为,"在学术事业内部整个免疫系统免疫力本就不强的情况下,学术批评缺席或功能的丧失,将进一步削弱其对学术腐败的抵抗力。学术腐败冲破又一道防线,长驱直入,又必然反过来击穿求实的学术精神,奴役学者的学术良心,束缚学术批评的手脚",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作者还批评了学术界的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学术混混)和东郭先生(认为自己的学术作品被抄袭,已被谋财,不可再花时间--生命追究抄袭者的责任的学界中人)以及出版界的不良风气和翻译界的"毁容"问题。
在深刻揭露学术界的腐败现象和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重建学术规范的倡议,指出学术规范分为原则性规范和技术性规范,原则性规范是各学科都必须遵守的,具有普适性,其内容包括很多方面,作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知识增量。技术性规范是在技术层面上具有可操作性、可以体现从事学术研究的基础性原则的要求,它有的内容具有普适性,有的则只适用于某一个或几个学科。
可以说该书是第一部最为大胆、全面、公开地揭露国内学术界种种丑陋现象的著作。也正是因为它是第一部,所以该书有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如对学术界的近亲繁殖现象虽有提及,但论述的很不充分,对学术规范和学术批评的论述也失之肤浅,对各大学学报的"地方保护主义"以及学者傍大款、学者沦为政治的附庸等腐败现象更是只字未提。但是,该书毕竟是第一部学术打假专著,对我国的学术界必将起到激浊扬清的作用。
在该书出版后不久,笔者又看到了由杨玉圣先生注册的学术批评网站正式开通,里面汇集了杨玉圣、葛剑雄、徐友渔、谢泳、伍铁平、朱学勤等数十位学术同仁关于学术腐败、学术批评和学术规范的文章。该网站的开通使学术打假由原来的单兵做战变为集体做战,火力因此更加集中。
有了杨玉圣、杨守建等学术打假英雄,有了学术批评网站和《中国学术腐败批判》,学术界幸矣!中国幸矣!
愿中国学术网站和《中国学术腐败批判》吹响学术打假的号角!愿更多的学界同仁加入到学术打假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