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夜读余华

书评人:薛卫平 2010-02-27 20:18 赞[2] 收藏

 夜读余华
  余华年龄不大,可用笔却冷得让人直打哆嗦。他的小说不是以文采见长,言语平实的像个素面的村姑。所以他的小说可以随时拿起来,也可以随时放下,没有太多期许。看过要是体会不出其中的苍凉,也不会太让人失落。不像流行热卖的文字,堆砌造作的让人痛骂。余华不讨好读者,但骂得人很少。他的读者当时那些:凡是喜欢看的就来看,凡是看不懂的都不来看的那种。
  
  看余华,无人说你故作深沉,无人笑话你附庸风雅。不看余华,无人指责你跟不上时代,无人笑话你赶不上潮流。看余华书的人,细读的人,不见得是有钱有权有才有学有品有德的人,但绝对是有心的人。
  
  用他的书作消遣,那会是一种哲学高度的消遣,用他的书作研究,一时半会也看不出什么程式化可供向上攀爬的资本,所以怎么形容读余华书的感觉呢?我的感觉是没有感觉,很木然的。没有张爱玲诡异空灵的笔触留给人的哭笑不得唯心中纳罕的爽快感,没有路遥沉重凄清的述说撞击灵魂留下的焦灼无望而又不去奋争的矛盾激越的感情。余华没有这两个人有冲击力的文风,只是淡然,一如过平常日子流水账竟写出了波澜,又不见得是轰轰烈烈。他的作品应该不会有人称为史书之作。但若引为家谱,想来不会有人反对的。
  
  看过之后很渺茫的感觉,让生于八十年代的学生去看他的作品,并不久远的历史背景的渲染会让人觉得滑稽与不真实。可事实却真的就是那样,于是信与不信间,反倒留给人另一种异样的感觉。像是白开水喝惯了,正于寡味间忽而吞下一口浓茶继之又是白开来水,那口茶顿时让人觉得不真实,可舌尖却有清甜的津液溢出,喉间的那份似有似无更是让人怀想。
  
  或许是太过太多文学作品中的凄美而形而上的精神生活。余华对小日子的铺呈让我竟一时有些拒斥,看过太多权谋的交锋,雅士的筹唱,余华的真实反倒让人措手不及,生活残酷的有点眩目。我怀疑世界上是否真的有如此智商情商的百姓。可又寻不出一丝不合逻辑的破绽。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诉说,带给我自始至终的矛盾心理。一旦埋头进去必将流于琐碎,一旦坐壁上观又有无的放矢的感慨。
  
  许三观慷慨狡黠却又善良,也隐忍也爆发,干不了大事,却也马马虎虎小事自个聪明。成不了气候,做个刻苦的小市民则绰绰有余。说他聪明,他蠢的让人无话可说,丑闻家事让他颜面无光的事他大肆渲染,细节都不放过,他似乎没有主见。生活的每一次变迁都是因为时代背景的变化或别人旁敲侧击的指点。他就那么懵懵懂懂往前混日子,理智成分不多。但对许玉兰的过错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事情,他却极富老百姓式的主见,伤其家族利益的重大关头,他总是挺身而出,提出逼老婆丢人现眼的建设性意见,然后自己举重若轻置身事外,典型的阿q重生,事无挽救之机时,也绝不恼羞成怒。只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在颜面失尽时,多有豁达的扯一块遮羞布然后在大庭广众之中强撑男子汉气魄的壮举。这一点类似太多或少不更事,或机关算尽的男性,往往形不似而神似。面子失尽却自我感觉良好。许三观有时很自私,对一乐的态度的反反复复,心里的疙瘩对此表达无余,但为了家庭却又往往有置生死不顾的无私无畏之举。死都不畏,真是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说不上鄙视,无所谓称道。看得出生活的可笑滑稽却又让人笑不出来。只能在心里呵呵的干笑几声。一点水分也没有。心绪就像空心的萝卜,成了干絮状。
  
  一个人死活在余华的笔下特别轻巧。三言两语就有人命短黄泉,没有渲染死亡的凄厉恐怖焦灼无助。一个人的死,就是别人一句言谈之间的吐纳。几十年下来,死得就是身边有点想头的,一个个都不见了。而许三观却还活着。对于平常人来说,这种太平日子很真实,家家都这么过,没有什么稀罕的。对心怀浪漫色彩的人来说,那种晦涩穷酸的日子居然有人自得其乐则本身就是值得人高姿态感叹而有低成本奉献廉价同情的,生活竟会是这样的吗?没有过过家庭生活的人总会对家庭生活充满色彩缤纷的幻想,其实是离地三万英尺的可爱想法。活着时生存的第一法则。
  
  余华还有一部《活着》。写尽了草民富贵的一辈子。小说写的很残忍,拍电影时被张艺谋盖动了,不能说是更跌宕或者是更中庸,只是电影更直观而已。两个人想说的或许不是同样的东西,只是用了同样的名字。
  
  想到张艺谋和陈凯歌各自我最喜欢的作品《活着》和《霸王别姬》。一个取自余华,一个取自李碧华。
  
  蝶衣的死与福贵的生折射出两个层次的人生境界,其本质内涵却是一样的。庸碌的活与凄惨的羽化没有什么高下之分,福贵是劳苦大众的代表,中国百姓历来心理承受能力极强,他们或许无暇为平常的生活赋予高尚的意义,往往支撑他们活下去的理由微乎其微,历经磨难,不能说苟且,只能说姑且活着,生存是生存的第一法则。蝶衣选择死,具有诗化的象征意义,他是活在意义世界的人,一旦生的意义消解,就一切俱往矣。他活得很自我,可以全然不顾周遭人士的变迁,就为一个梦活着。
  
  余华小说起点不高,不像陕西作家群里的精英,人人担当人间大义,眉宇间是历史的沧桑与凝重。人人为了写出死后可以当枕头用的作品呕心沥血。路遥,用自己的命还了前世欠文化的债。余华则不,关注的不是大起大落的世事沧桑,仅于一姓的生活,柴米油盐的琐碎。文笔不如钱钟书那样诙谐。但刻薄的却是麻辣味十足。
  
  
   余华更多的是个冷寂的作家,不喧闹,就那样默默耕耘着。
  
 

活着

作者:余华 著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01-08-01

谁在关注这篇书评
  • 个人名片 赵婧祎
  • 个人名片 金旭
  • 个人名片 薛卫平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