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狄金森关于读书的诗: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
也没有一匹马能像一页跳跃的诗行那样――
把人带往远方
这条道最穷的人也能走
不必为通行税伤神――
这是何等节俭的车
承载着人的灵魂。
关于读书,古今中外留下许多格言警句,一直激励着我们。
列宁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雨果说: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卡莱尔说:好书是人类灵魂最纯洁的精华。
… … … …
应该讲读书、教育、人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身为园丁,应喜于与书为伴。近日读朱永新的《困境与超越――教育问题分析》,几多感触,记忆下来,便于常思与前行。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如果使得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感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
“学校里可能什么都足够多,但如果没有为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需要的书,或如果不热爱书和冷淡地对待书,这还不算是学校;相反,学校里可能许多你都缺乏,许多方面都可能是不足的、简陋的,但如果有永远为我们打开世界之窗的书,这就是学校了。”
二战时一位记者曾问过英国首相丘吉尔这样一个问题:“莎士比亚与印度哪个更重要?”丘吉尔的回答是:“宁可失去50个印度,也不能失去一个莎士比亚。”
徐迅在《读书与读人》一书中写到:“读书必得读名著,读经典。因为那些书好比山之泉水。而一般的书是流水。最等而下之的书就是一潭死水了。”
纵观世界各国,凡是崇尚读书的民族,大多是生命力顽强的民族。全世界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族,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4本。
酷爱读书,不能不说是犹太人在亡国两千年之后,又能重新复国的重要原因;
酷爱读书,不能不说是犹太人在复国之后,能迅速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原因;
酷爱读书,不能不说是犹太人在流离失所中诞生了马克思、爱因斯坦和门德尔松等无数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的重要原因;
酷爱读书,不能不说是犹太人不仅在全世界的富豪中名列前茅,而且在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中也有惊人比例的重要原因。
读书,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
读书,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
读书,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
读书,让吾国之精神魂永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