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书 读好书 成为读书的爱好者
我有幸读了高万祥先生的《我的教育苦旅》一书,颇有感想。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而只有当学校出现了一个“精神”王国的时候,学校才能称其为学校。
据报道,犹太人每年每人读64本书,是全世界读书最多的民族;美国正在实现每年每人读书50本的目标。而今年中国再次发布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国民阅读率首次低于50%;而在我国的图书阅读者中,每人每年平均阅读图书不过4.5本。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差距呀!
我认为,在今天,提倡教师多读书,读好书,成为一个读书的爱好者,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一个合格的教师一定是读书的爱好者。
1、读书可以陶冶人的情操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氏比亚告诉人们:“书是人类的营养品。”每一位伟人都和书交上了朋友,都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你是否领略过沉浸在书海中的滋味?世界名著,让你看到了崇高思想;科幻小说带你进入那神秘的宇宙;优美的童话,让你幻想生活在美好的世界里;文学作品,让你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丑;什么是恶;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什么样的感情才是最美好的感情;名人传记,让你仿佛在聆听他们的教诲,接受他们的思想;科普读物帮你插上幻想的翅膀,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多读书,读好书,就如同在与高尚的人交谈。在潜移默化之中,升华我们的灵魂,增加我们的知识,开拓我们的眼界,提高我们的才干。
2、读书能让教师更好地教育孩子
我们常说,要给孩子一滴水,教师就应该有一碗水;要给孩子一碗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教师的水从那儿来,就是要多读书,多读教育家的专著。
书是人类最好的老师,读书是让一个人由愚昧无知走向文明高尚的桥梁!人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变得更加聪明,更加敏锐。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地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不想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讴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在你所教的那门学科领域里,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是沧海之一栗。如果只读教材和教参两本书的教师,无论如何是不能称之为优秀的教师的。
3、读书是丰富教师内涵的需要
从学校毕业后的教育主要是自我教育,只有当一个人在上学年代里就爱上书籍,学会从书籍里认识周围世界和认识自己的时候,他在毕业后的自我教育才有可能。如果在学校年代里没有打下这个教育的基础,如果一个人在走出校门后不知阅读为何物,那么他的精神世界是粗鲁的,他就会到那种毫无人性的地方去寻求刺激性的享受。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让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让你的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让你的学生感到你的课是那么栩栩如生、丰富多彩。
我认为,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读书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意义是,不读书的的教师会沦为简单的劳动力,而一个简单的劳动力想要得到人们的尊重是要打折扣的。
4、把读书变成自己的行为习惯
一个人的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主要来自童年的教育。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培养他们形成读书学习的习惯至关重要。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的活动,其中最重要的习惯应该是读书的习惯。学生能不能真正阅读的关键是教师。
爱好读书应该是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习惯,如同军人喜爱武器,孩子喜爱玩具一样。当书籍成为教师的第一至爱的时候,就会影响着学生,令其受益终生。
我们常说,“读书改变命运”,但实际上,读书可以改变的,又岂止是个人的命运?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的命运、一个民族的命运同样可能因为其全体成员的热爱读书而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