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期间阅读了一些旧书,我看的是北京大学1983年版的,先说说版本问题:
《三遂平妖传》有两个版本,一个署名:“宋东原罗贯中编次,明钱塘王慎修校梓”,为万历二十八年(1600)二十回精刊本(张荣起整理:《三遂平妖传(二十回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63页;一个署名:“宋东原罗贯中编次,明东吴龙子犹补,”为泰昌元年(1620)四十回刊刻本(刘紫点校:《三遂平妖传(四十回本)》,中华书局,2004年),“龙子犹”是冯梦龙的一个号。据冯氏讲:万历四十八年,他于长安城购得罗氏二十回本,但认为该本“原起不明,”而且“残缺难读,非全书也,”于是,亲手增补,成四十卷,“首尾成文,始称完璧。”冯氏四十回本付梓后,后世皆相沿袭,罗氏二十回本则黯然失色了。
长期以来,“《三遂平妖传》罗氏二十回本,冯氏四十回本”在学术界似成定论。实则不然。罗氏《平妖传》撰成后,并未马上付梓,而是散落民间,于200年后方浮出水面,而且好事者认为《平妖传》前半部分言妖魔鬼怪事为多余,把它删削成二十回版本。实际上,泰昌元年,《三遂平妖传》并非只有“冯梦龙增补”的四十回本,而是同时出现了3个四十回版本,除冯本以外,还有署名:“宋东原罗贯中编,明陇西张无咎校”四十回刊本,以及明金阊嘉会堂署名:“墨憨手校”四十回刊本,加上原来流行的二十回本,4个《三遂平妖传》版本原著均为罗贯中,但校者均不同,说明《三遂平妖传》四十回版本本身是存在争论问题的。
再谈谈观后感:
远没有看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那么过瘾精彩,觉得写得很粗糙,不但有些内容没有衔接好,还给人虎头蛇尾的感觉,前面置墨过多,后面匆匆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