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目前正在从去年大危机阴影中逐渐走出的时候——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见证了历史。虽然大学期间对西方经济自由主义较为崇拜,乃至我的硕士论文在借鉴米尔顿.弗里德曼货币主义思想基础上来构想中国的货币供给机制,近期但我根本没有想到过要去读一下封皮早已发黄的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的名声广为人知。早期认识凯恩斯主义,分别是我的留日、留美导师邢润雨(现今98岁,身体仍然健康)、钱祝钧两位泰斗传授的,讲课时那种古板而严谨的神态至今记忆犹新。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或凯恩斯主义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1936)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因此,凯恩斯的和其他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以与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
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主要结论是经济中不存在生产和就业向完全就业方向发展的强大的自动机制。这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所谓的萨伊法则相对,后者认为价格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趋向于创造完全就业。试图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联系起来的努力成了凯恩斯《通论》以后经济学研究中最富有成果的领域,一方面微观经济学家试图找他他们思想的宏观表达,另一方面,例如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试图为凯恩斯经济理论找到扎实的微观基础。二战以后,这一趋势发展成为新古典主义综合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