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包,利用分散的大众化的力量来产生内容或产品,这是互联网的新应用。概念当然很好,而且作者给出了很多无可辩驳的案例,当然,这些都发生在欧美国家。
就像作者自己意识到的,众包当然也是有条件的:
有四件事的发展为众包的成长准备了肥沃的土壤。第一,业余爱好者阶级的出现,第二,一种产品模式——开源软件随之出现————这为他们提供了灵感和实践的方向。三,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廉价的工具让消费者拥有了那些曾经只属于资本雄厚的公司的权利。四,网络社区将人们组织起来,成为具有经济效率的生产单位,社区的发展让前三种现象具有了不可取代的影响力。
但众包并不是免费的午餐:建立一个社区并不容易,想要维持下去则更不容易。这要求管理者以一种新的方式思考问题,这种方式与几十年来标准的商业条约背道而驰。 由于没有通常意义上的薪水,人们就希望通过另一种方式获得补偿——拥有个人贡献的所有权。这常常需要公司不要对知识产权做过多限制,比如提供专利共享协议或者放弃对成果的所有权。成员凌驾于公司之上,产生享有专利的感觉,这意味着公司要向成员开放决策过程——对于一些行业竞争激烈的公司来说,这是一味苦药,但这是唯一的方法。
你不能摆布社区,只能引导他们。如果不是完全透明,参与者就无法接受。——以诚相待,建立信任,否则,一旦他们感到自己被利用或者被剥削,就有可能转移到别处,很可能是竞争对手那里。
当公司制订了正确的策略,并能和社区和谐相处,会产生高效率的生产模式(而且低成本)。
现在我们当然明白了,众包离中国还有多远。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目前的网民主要在城市,而且多数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真正符合有一定基础的业余爱好者群体还不多也不大(当然不是指网络游戏爱好者)。另外,网络社区也还在摸索阶段。我们还差很多其他软条件。
不过,美国有的,中国迟早会有,有一天,众包也会到来,我们今天不妨先做遐想并陶醉状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