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0年到2008年,我们的客户们开始瞄准国际跨国公司,以国际接轨的标准制定战略。在这里,我选了四个案例,从四个方面预示未来三十年的企业国际接轨。
——“顺势而行”变身产业领袖的中远修船。中远修船是一家把大连、南通、广州三家修船厂合并重组的修船集团。该公司在新加坡上市后,被股市推崇为全球修船的领袖,并与全球最大的修船公司——圣科海事战略结盟,在全球划分势力范围,形成两强互动的竞争局面。
——“借势而为”超越传统合资模式的北汽福田。北汽福田是一家生产农用车起家的小公司,现在已经发展成50万辆产能的大型综合汽车公司。最近,福田与奔 驰公司的合资谈判已近尾声,这是一个超越所有传统模式的合资企业。双方成立的合资公司不仅将奔驰技术和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欧曼品牌一并纳入,而且把中国合 资公司当做全球总部,在印度、巴西、俄罗斯、墨西哥建立子公司,将奔驰卡车与欧曼卡车打入全球市场。
——“造势对抗”大牌跨国公司的 娃哈哈。达娃之争人所共知,这是一场中国企业全面对抗跨国公司的商业战争,不仅有战略之争、管理之争,还有并购之争、法律之争,而且有道德之争、舆论之 争,也有政治之争、外交之争。“战争”之始,宗庆后处于明显的劣势,最后转危为安、转败为胜,胜出了中国民族品牌的气势和水平。
——“强势融合”国内外资源的联想控股。联想的故事人所共知,从收购兼并IBM的PC事业部,到创办国际化的产业投资基金,联想迅速与国际型大公司接轨融合,并开始主导全球化的市场竞争。
总之,据我多年的一线操作和近距离观察,中国的跨国公司确实已到了破土即出的状态。未来30年,将是中国企业创造本土化跨国公司的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