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康健,1958年7月生,中国医科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1982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本科),1991年获博士学位。曾留学日本国立千叶大学医学部和英国牛津大学。1994年晋升为教授、主任医师,1995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从事临床工作24年。
主要学术兼职:国务院学位办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主编,美国《Chest》杂志(中文版)副主编,《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常委编委,《国际呼吸杂志》副主编,国内其他十余种学术杂志的常务编委或编委。
近10余年来,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九五”医学科技攻关课题1项,国家医学科技攻关子课题4项,部、省级课题8项;发表国际性学术杂志学术论文14篇(SCI累计IF>50点)、国家级学术杂志论文170余篇(MEDLINE收录50余篇)。主编、主译学术著作3部,参编著作20余部。培养博士研究生18名(包括1名外国留学生),硕士研究生18名。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奖2次、中华医学科技奖2次、吴阶平医学研究-保罗•杨森药学研究二等奖1次、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次。
内容简介
对于已步入临床实践阶段的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七年制和八年制高年级学生、临床型研究生及住院医师而言,如何将前期课堂教学阶段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运用于患者的诊治,即培养自身临床诊疗主动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十分重要。临床实践中,面对无论是复杂还是简单的疾病,医生对诊治过程大多经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论知识到实践认识的过程。该过程包括病史的询问和临床资料的收集、分析以及作出初步的诊断和治疗、对病情发展和变化的观察,并以此验证诊治正确与否或是否需要修正等阶段。临床思维贯穿于这一过程的各个阶段,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的临床思维亦是如此。虽然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仅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表现,体征的辨认也不十分复杂,但如同基本音符虽仅有7个却可谱出无数乐章一样,这些临床表现的不同组合或不同方式组合常常提示不同的疾病或严重度。对此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则需要科学缜密的临床诊疗思维,这就是本书编写的目的——通过对患者的实际诊治过程的学习,培养读者正确的临床诊疗主动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