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傅山(1607-1684),字青主、青竹、公它,号真山、啬庐、朱衣道人等。阳曲(今山西太原)人。他自幼聪颖,禀性刚直,崇尚气节。明亡入清后不与清廷合作,并因反清复明图谋被捕入狱。后经朋友多方营救,才得以开脱生还。出狱后的傅山,退隐山林潜心研究学问,二十年不见生客。康熙十七年(1678)被举应“博学鸿儒”科,固辞不准,后在病中强行抬到京都,但仍以病为由拒绝叩上谢恩,为人处世以及作学问,处处表现得孤傲不群。特别是在以寄托胸臆,抒发性情为载体的书法方面,更是把表现自己的人格特征作为主要目的。他对书法的理解首先应建立在人格的完善之上。他说:“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因此,他的书法一直秉承正气,注重个性宣泄,并把这种创作原则追求了一生,发展到了极致,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
傅山出身于书法世家,少年时便由钟繇小楷入门,后从颜真卿大楷出道,行书学“二王”草书追摹张旭、怀素。篆、隶学秦汉,而颇见意味,唯用字多尚古好奇,假字连篇,极难辨识,但形式感极强,可谓一体。他在书法上成就最高的,是行草书。近代马宗霍就评说:“青主草书则宕逸浑脱,可与石斋、觉斯伯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