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曾建徽,1928年生,湖南省平江县人,清华大学肄业,中共党员,历任新华通讯社副社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对外宣传小组副组长,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主任,中共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九届全国人大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中美议会交流小组主席、中韩议会友好小组主席。
曾在青年时代受革命熏陶,1945年在昆明西南联大和1946年后在北平清华大学学习期间,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并于1948年参加地下党。
1949春北平解放后,他被调入新华广播电台英语广播部(新华社对外新闻部前身)工作,从此走上了党的新闻工作岗位和对外宣传岗位。他在党的新闻、宣传岗位上一连工作50个春秋。
曾主持并参与了抗美援朝期间在朝鲜遣返“联合国军”战俘的对外报道,主持并参与了1954年一1966年间历次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党代会、重大国务活动以及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主要领导同志政治外事活动的对外报道。1978年-1997年,主持并参与了审判“四人帮”、曼谷第8届亚运会和中国首次组团参加的洛杉矾第23届奥运会的对内对外报道;主持或参与主持历次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和香港回归等重大政治事件的对内对外宣传报道以及关于人权、西藏等问题一系列白皮书的编写工作。
曾在新华社工作期间,采写了许多有广泛影响的新闻通讯,如随邓小平副总理访问日本和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的通讯;“中南海纪事”:《时刻想着八亿农民》、《中南海的春天》、《新老交替继往开来》(记党的十二大)、《一项重要政策时外开创的诞生》;及《“联合国军”战俘说:没有“死亡行军”》等。
他在担任第九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期间,推进了我国与几十个国家,尤其是和美国的“议会外交”,在频繁的外事活动中,作了百余次富有意义的谈话。 曾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十四、十五大代表;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1955年,他被选为“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了曾建徽同志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外事委员会工作期间(1998年3月—2003年3月)对外交往活动中同各国议员和政要的一些谈话精要,通过这些谈话,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近些年来中国议会外交活动的历程、内容和成果。书中许多篇谈话,既有曾建徽同志代表中方的讲话,又有外方的讲话,有问有答,有声有色;有的谈话表现了双方的唇枪舌剑的交锋情景,读时仿佛身临其境。从谈话中可以看出,曾建徽同志在对外交往中坚定的立场、卓越的外交技巧和宣传艺术。是第一部集中反映我国议会外交活动的书,也是一部如何进行对外宣传、介绍中国的范本。它可供涉外部门、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的干部作为案头读物;也可供高等院校国际关系专业、国际政治专业、新闻传播专业和公共关系专业的师生,作为辅助教材;还可供其他一切对国际形势及外交工作有兴趣的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