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刘延寿,字思杭,1936年生于酒泉农村。童年丧母,幼年左腿两次骨折,落下终身残疾。接踵而至的人生不幸使他养成了特別自尊和坚毅的性格,即使下放劳动,过“五七”干校生活也不落后。在外祖母和继母的呵护支持下拄着拐杖读完了小学。进中学前扔掉了拐杖,克服了常人不遇的生活困难,学习和体育锻炼不甘人后,高中一年级成为酒泉中学第一位学生党员。1958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学系,1963年本科毕业后即服从分配来到大西北兰州,终布衣编辑于一生。
退休前,在甘肃人民出版社从事法学、逻辑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中国哲学、因明学等多学科图书编辑工作。20世纪80年代初即提出“编学相长”理念,力主图书编辑应走学者型编辑道路,做编辑家,不做编辑匠。1997年退休后,重操旧业,先后应聘于上海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出版社、最高人民法院出版社、甘肃民族出版社等单位任社外编辑、特邀编审。38年来,责编和参编图书500余种,其中有30余种获省部级优秀图书奖;3种分获国家高校优秀教材奖、“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图书奖。
编辑之余见缝插针,致力科研,撰写学术论文,笔耕不辍。在《光明日报》、上海社科院《学术季刊》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编辑学、法学、逻辑学、社会学、伦理学、中国哲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约30万字,已出版的著作有《法制问题解答》、《学步集》(自选论文集),主编的有《简明法律知识读本》、《老年法律教程》等。践行终身学习理念。在逻辑学、犯罪学、因明及佛学界有很多作者朋友,并保持着“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的学术友谊,以为做人操守的重要内涵之一。
内容简介
人为什么犯罪?为什么有人不犯罪?社会的主流成员和绝大多数人为什么能恪守社会规则而不去犯罪?作者从人性视角出发,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解读了犯罪与不犯罪的人性根源,并提出了犯罪的治理结构以及人性化的对策、措施和建议;全书共分绪论、第一编犯罪学述要、第二编犯罪、第三编不犯罪和第四编犯罪对策与治理五个部分。
本书的基本特点是:以自主创新精神突破了以往从阶级论和阶级矛盾论视角解读犯罪根源的理论羁绊,为构建“犯罪的人性研究”这一新的犯罪学分支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填补了这一学科的空白,特别是人为什么不犯罪这一领域研究的空白。
书中安排了一定的实证案例,既突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又兼顾了雅俗的社会文化要求。虽是犯罪学专著,但内容涉及法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学以及诸多与犯罪有关的相邻学科,可谓是跨学科研究的成果。本书可供法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法律实务部门的读者学习和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