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吕培桓,1956年出生于天津。1984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版面专业。现任教于天津美术学院版画系。多年来一直从事素描、色彩、版画、等基础教学的研究;多次观加美术高考的评卷工作。素描作品在多处刊物及画册中发表,编著出版《素描头像习作集》(广西美术出版社)。水彩作品多次参加国骨外展览。版面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现为中国版面家协会会员。
内容简介
以线为主要描绘方式的单色画。作为研究和再现物象的一种方式,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同时是训练造型能力的基本手段。创作意义上的素描作品则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素描使用的工具非常广泛,包括铅笔、炭条、钢笔、毛笔、色粉笔、石笔、金属笔、芦杆笔等。绘画的平面多为纸面,也包括羊皮纸、布料、木头、金属、陶瓷乃至墙面、玻璃、沙面等。素描的题材有肖像、静物、风景、人物及非具象的点、线、面的组合等。
素描的概念虽源于西方绘画体系,但从单色画的角度而论,中国画的白描、水墨画亦属素描的一种形式,它们都具有一般素描的各种基本功能。在20世纪的中国,素描主要是作为美术教学的基本功训练手段,它以锻炼整体地观察和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动态、空间关系(包括明暗、透视关系等)的能力为主要目的。
素描是人类造型艺术活动中最早的、最基本的形式。原始人的岩洞壁画就其造型功能远胜于色彩功能这一点来说,即是一种广义的素描。用单色线条表现对象的外形,是人类视觉文化进步的一个标志,因为它必须将有色的、立体的对象抽象为单色的、平面的线条,实际上就是在平面上重新构造对象。在西方,直至中世纪以前,素描基本上是以草图的形式出现,处在从属于壁画等画种的地位。
在中国,唐以前的绘画虽不注重色彩的复杂性、写实性,但也并不强调建立一种严格的单色绘画,具有独立意义的单色画是在白描、水墨画产生之后才确立并发展起来的。早期中国绘画十分强调线的作用,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就已出现运用单色线描的方式,汉代则出现了以线为特征的壁画,但直到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才大量出现典型中国特征的卷轴画,白描这种独特的素描形式自此逐步萌芽。顾恺之、吴道子属于一代大师,宋代李公麟则正式确立了白描的形式,影响深远;水墨画形式相传始于唐,成于宋,盛于元,而后得以持续发展。本书汇集了高考的各种素描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