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张雅丽,女,1964年7月出生,陕西韩城人。1986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经济专业,获农学士学位;1986年7月分配到原西北林学院林业经济管理系从教,2001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就读在职硕士研究生,2003年考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师从范秀荣教授,2008年取得管理学博士。现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统计学》、《管理会计》及农林经济管理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陕西省社科联课题《提高陕西省城镇化水平研究》,校教改课题《管理会计学》多媒体课程建设研究,参与国务院开发领导小组课题《西部人力资源开发模式与配套政策》,国际泥沙研究中心课题《吴起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等的研究工作。在期刊上先后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内容简介
现代化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逾越的重要历史阶段。大力发展工业,走工业化道路,是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中国实现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经过半个世纪的奋斗,中国已经建立了独立的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离完成工业化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十六大报告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从长远趋势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今后一段时期仍将是中国工业化的关键因素,如何解决好农村劳动力在工业化进程中的转移问题是新时期经济发展中的重大课题。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工业化具有特定的国情、制度背景和崭新的世界环境,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不能也无法遵循西方国家传统的理论范式和转移路径。因此,借鉴国外经验,立足中国基本国情,探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对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指导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
本书以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教育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人口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和发达国家成功的实践经验为指导,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索了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和规律;创建了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三力模型”即:推力模型、拉力模型、中间力量模型和合力模型;在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如下具有新意的结论:①农用机械总动力和有效灌溉面积所代表的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动力在现阶段并不表现为正向的推动作用,而表现为一种“反推力”,说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力不足。②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经济改革在经历一段时间对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矫正之后,又回复到重工业领先增长的轨道,从而使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就业从某种程度上讲具有挤出效应,但是农村工业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重大的拉动力;在经济发展中,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巨大拉动力量。③城市化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显著的拉动力量,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更多的是通过产业带动,而没有发挥城市化发展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和聚集经济效应,这也是近几年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不快的主要原因。④市场化发展程度和制度变迁及农村人力资本状况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进而提出了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和相关的政策建议。
本书由5部分8章内容构成:
第一部分(第一章) 主要阐述本书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动态进行了评述,说明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第二章、第三章) 主要阐述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和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践经验。其中,第二章阐述了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关理论,重点阐述了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中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模式,即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拉尼斯一费模式、乔根森模式、托达罗模式和“推一拉”理论。这些理论为全文的研究提供了依据。第三章重点探讨了发达国家和新型工业化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规律。①工业化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从而影响劳动者就业结构的变化和就业的选择。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劳动力不断从低级产业向高级产业转移。②产业革命导致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的集中,促使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地区集聚,最终实现城市化。③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演进过程中实现产业转移和空间集聚的。 第三部分(第四章) 重点探讨了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规律,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中国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症结所在。分析表明: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变化和经济波动周期基本相吻合。从产业转移的角度看,劳动力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发展。从乡城转移的角度看,城市化率低于非农就业的增长。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劳动力供大于求,但年轻劳动力有限剩余与农村中年劳动力难以转移的现象并存,农业劳动力弱化与非农产业技工短缺、产业工人的不确定性并存;劳动力就业的渠道狭窄,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表现为短期流动;农村劳动力流动方式具有很大的自发性和无序性;流向过度集中于东南沿海,过多流向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造成结构失衡;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村劳动力退出农业难,进入非农产业取得稳定的工作进程缓慢,融入城市状况差等。
第四部分(第五章、第六章) 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实践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影响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个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第五章在借鉴“推一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构建了“新三力模型”。即“推力模型”、“拉力模型”和“中间力量模型”,并对这三种“力”的内涵作了特殊的理解。第六章结合统计资料对“新三力模型”进行了检验,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合力模型”。“推力模型”分析结果表明:①农用机械总动力和有效灌溉面积所代表的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在现阶段表现为一种“反推力”。②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正向的推动作用。③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提高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④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变量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作用最大。“拉力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①农村工业化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主要的“拉力”因素。②第三产业和城市化的发展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巨大拉动力量。③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就业从某种程度上讲具有挤出效应。“中间力量”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①城市失业率对于农村劳动转移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②政府的有关政策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合力模型”的分析表明:①在工业化进程中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表现为:乡村劳动力数量、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劳动者自身素质、市场化发展程度和制度变迁。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更多的是通过产业带动,而没有发挥城市化发展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和聚集经济效应。
第五部分(第七章、第八章) 指出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路径,并提出相关保证措施和对策建议。第七章认为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工作思路是,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并使产业在城镇集聚,促进城市化的建设和发展。首先要推进农村工业化建设;其次要加快工业化的步伐,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第三要加快城市化的发展步伐。第八章提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支撑条件,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政府、社区或个人三者基本行为主体具体运作的结果。要充分发挥政府调控主体的力量,改革户籍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城乡平等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同时要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保证农村农动力的顺利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