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女,1978年出生,嘉兴学院经济学院讲师。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多年来一直从事金融风险管理和区域金融方面研究,曾参编《国际金融学》、《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实务》教材。在《证券市场导报》、《统计与决策》、《未来与发展》、《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等报刊、杂志发表相关领域学术文章数篇。多次参加相关领域国际学术会议,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985工程”资助项目、浙江省教育厅、嘉兴市科技局课题等相关科研项目数项。
内容简介
企业债是有价证券市场上的重要品种,也是涉及公司资本来源结构的必要融资工具。在西方成熟的资本市场中,通过发行企业债来募集资金已成为企业筹资的主要手段,并日益成为世界证券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些新兴市场也经历了企业债发行的强增长。但对于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而言,企业债市场的规模仍然较小,这一点在我国表现得尤其明显。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迅速,规模不断增加,但债券市场上国债和金融债发展较快,企业债却始终止步不前,作为公司或企业融资工具,其作用远未得到发挥,企业债作为企业在证券市场融资的重要手段,在发展速度、筹资金额、成交量上却远远落后于股票等融资工具。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反差更是显著。严重的结构不均衡状态一直阻碍着债券市场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2005年底召开的中国债券市场高峰会上就用“深度昏迷,尚未崛起,明显滞后,后果严重”形象地描述了我国企业债市场的发展现况。
本书跟踪国际信用风险和信用价差理论的最新动态、应用计量工具揭示我国企业债信用价差的动态过程,分析信用价差序列之间的动态关系,探寻影响信用价差动态过程的关键因素变量。主要内容包括:债券、企业债及相关概念界定;理论模型与相关文献评述;主体研究假设提出与信用价差基本统计分析;信用价差动态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