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彭虹斌,男,1970年生,汉族,湖北洪湖人。1995年9月至1998年6月在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攻读外国教育史专业硕士学位,方向为比较教育学;1998年7月至2001年9月在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从事教学管理、教育科研、学报编辑等工作;2001年考入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攻读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学位,2004年6月毕业并获博士学位。现为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管理与领导、教育学原理、课程论、比较教育学;先后在《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比较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等刊物独立发表论文40余篇,已出版专著《新课程经验化》(2006),参与《教育领导学》、《教育学》等教材的编写工作,主持并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研究。
内容简介
教育管理现象作为人类教育活动中的一种特定现象,自学校教育产生之日起就已存在。我国在夏朝就创立了最早的学校,学校的名称有“校”、“序”、“庠”三种,汉代学者郑玄认为“东序,东胶,亦大学,在国中王宫之东;西序,虞庠,亦小学也”,庠是殷、周时的学校。在许多典籍中均有记载,如“庠,礼官养老,夏日校,殷日庠,周日序。”(《说文》);“殷日序,周日庠。”(《孟子·滕文公上》);“庠序,官也。”(《尔雅·释官》);“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礼记》)。郑玄注:“上庠,右学,大学也,在西郊。下庠,左学,小学也,在国中王宫之东。”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庠即古代的乡学;校一般设在乡里,主要承担着对乡民的道德教化任务;序,原是射箭比武的场所,夏朝在“国”设“序”为大、小学,足以见得夏朝的教育是以军事教育为重点的。学校发展到商代,增开了“瞽宗”和“学”,至西周我国在奴隶社会已建成了比较完备的国学和乡学平行发展的体制,学在官府是此时期共同的特点。自秦汉开始,我国便创立了封建社会的教育管理体制,至唐朝,官学的管理体制日臻完备。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对教育管理学的诸多问题进行反思的结晶。书中具体包括了:教育管理理论运动的反思、理论运动的主要观点及其后果、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文化学分析、中国的文化传统与教育管理等内容。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