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建议读者先看张尚德、霍韬晦两位先生的文章。原因是两位先生都有“先立乎其大者”的工夫,都能将自己深邃的生命体验活化为文字。他们不仅说明了“悟道”有高低深浅的次第层次,而且从中西思维比较的角度揭示了悟道的特殊经验与方法。“道”之所以如此重要,乃是为人必须活在“道”中,通过“道”我们才能感受到道义与亲情。“道”给了我们一个价值的世界,但也需要我们以文化创造的方式来显现和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确是千古不易之理。
有关王阳明的一组文章,黄玉顺教授的比较研究,大有拓宽学术视阈的作用。钱明先生的辑佚工作,丰富了王阳明研究的原始资料。张明对贵州阳明学派的系统梳理,适足以弥补黄宗羲《明儒学案》失载黔中王门的不足。由于王阳明遭到误读误解的时间已经很久,所以深入研究的空间仍极为广大。凡有新意能填补空白的论文,均为本刊所欢迎。
儒家思想及其现代性的关系,也是本刊的一个主要栏目。或许我们仍有必要借助后现代的眼光,才能更好地揭示儒家的真义。而传统的思想或话语,也需要现代性的诠释与表达。刘兆永、周永生等先生的论文,已作了一些初步的努力和尝试。本刊提倡方法论上的多元,尊重作者的学术观点,倡导学术争鸣,这自然也要透过不同文章的风格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