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陶西平同志,湖南省益阳市人。曾任北京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北京市市长助理,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现任国家总督学顾问,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亚太地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联合会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副主席,北京市社科联名誉王席,曾主编《教育评价辞典》、《多元智能与课程改革丛书》,著有《让失败率为零——教育整体改革的思考与实践》、《一路走来——陶西平教育漫笔》。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七届、八届、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内容简介
教育本身是个人发展和社会生活延续的手段。教育和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制度、社会意识形态、各种社会实践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而且要受人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所以,教育学的发展不是单一学科发展的结果,而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这种影响在现实的教育科学研究中也是十分明显的。
教育科学本身所涉及的领域在空间上是广阔的,在时间上是连绵的。因此,我们应该有一个整体观,要认识到,教育的内部和外部、内部因素之间和外部因素之间都有着非常广泛的联系;应该有一个动态观,要认识到,教育是与时俱进、持续发展的。纵观几千年来的教育学发展史,从最初蕴含在伦理学和政治学当中,到独立出来形成一个体系,再到形成若干分支,无不是与时俱进的结果。由此可见,教育学是一个有着广泛联系的,有着广阔的研究领域的,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科学。这样来定位,就使得我们不至于简单地把教育只看成是已有规律在实践当中的应用,或者只强调用我们已认识的规律去指导我们的实践,甚至用我们已经认识的规律去否定现在成功的实践。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有一些被实践证明是很成功的、谁都认为是好的东西,却被一些人用一些已有的学说否定了,说它不符合什么什么理论。我们应该看到,教育学仍然是处在发展中的科学,教育科学的发展受到太多因素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动摇着已知规律的应用,也动摇着已知规律本身。 当然,也有的同志讲教育本身就不是科学,或者说教育最多只是一个准科学,教育的规律可重复的东西不是特别多,或者在重复应用的时候受其他因素的干扰太多。这种影响就决定了不同国家教育追求的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