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沈宏非,著名专栏作家,一九六二年生于上海,曾在广州、北京、香港等地从事媒体工作,现成广州。
著有随笔集《时髦是毛,时间是皮》《写食主义》《食相报告》《思想工作》等。获选《新周刊》(2000年十热门作家),《南方周末》(202年中国传媒杰出表现奖)。
内容简介
我叫沈宏菲,男,媒体工作者。沈宏非是沈宏菲的笔名。“宏”字是湘西沈家的辈分,“菲”是我爷爷的创意。这个词语带双关:第一,志记六十年代初期的食物贫瘠;第二,憧憬着食品供应定有繁荣的一天。有一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意思。
当然,上海是一个很少挨过真饿的城市。即使是六十年代初期,对我来说饭总是吃得饱的,也不缺基本的营养,惟饥馑的空气,最适宜在人的生理机制里培育出垂涎欲滴的活跃因子,养成一种很容易进入馋的状态的习惯,进而逐步发展成性格的一部分。许多年以后,我留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凡生于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的好男好女,胃口总是比其他年份的人要好。
三十多年之后,食品供应不仅富足,而且堪称鼎盛,甚至也发生了“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这一类当年我们打死都不肯相信的事件,甚至更发生了吃饱之后还能写一写吃后感这样的事件。在“新生活”写吃,系时任《南方周末》副刊编辑的蔡菁小姐之邀。子曰“有盛馔,必变色而作”,因此,盛情之下,遂尽力而为,援翰而写吃。我不是美食家,也不善烹饪,惟一的一点自信,就是我一向馋得紧要——饥饿年代馈赠的天赋异禀。一位诗人写道:“我是一个怕死的人,我是一个死了以后依然怕死的人。”我大概有资格这样说:“我是一个很馋的人,我是一个吃饱了以后依然很馋的人”。另外,我吃得繁杂,爱吃的东西太多,中西韩日东南亚,没有我不喜欢的。当然,我只爱也只能吃在任何文化中都算是正常的东西。与此同时,我无意且无力于关心读者的吃饭导向,只想用单词和句子对食物滋味和饮食行为进行煽情及解构。如果饮食是一幕幕人间大戏,那么“写食主义”的角色,充其量也就是布莱希特戏剧里的幕间说书人。
吃喝实在是一件很没有原则的事。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吃,都是极其私人的,情绪化的。所谓“食无定味,适口者珍”。“写食主义”基本上是个人感受,与读者诸君的私人体验之间如有不符,当系自然;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祈望大家海涵。
曾有热心读者致函,对见诸于“写食主义”的我之种种吃喝行状,质疑于是否有公款吃喝之嫌。在此,我愿意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作出说明:“写食主义”绝无一字一句来之于公款。更何况,把个人感受公诸同好,不仅与公款私吃无涉,简直就是私款公吃。若有半句假话,罚我被绑在椅子上,三天三夜里,面对这一桌桌未经简化的满汉全席,活活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