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林一钢,浙江绍兴人,2006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项,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1项。在《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教师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等杂志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内容简介
在大规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与形式备受批评。由此,教师个体理论(教师信奉的理论与行动的理论)及实践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受到关注。职前教师教育的课程与教学如何应对这种变革的趋势,值得研究讨论。
教育实习是职前教师教育重要的实践性课程。中国大陆对此的实证性研究并不多见,然而却积集了许多的问题有待研究解决。本研究选择学生教师教育实习期间个体理论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试图对改进中国大陆职前教师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有所贡献。
研究采取个案研究的策略,秉持叙事的研究取向,探究以下四个问题:
1.教育实习开始时,学生教师具有怎样的教师知识?
2.进入教育实习现场前,哪些因素形塑了学生教师的教师知识?
3.教育实习过程中,学生教师的教师知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教育实习过程中,什么因素影响学生教师的教师知识变化?
研究发现,学生教师实习前是以“人格特质”来论定“好教师”,对“好教学”的认识比较抽象单薄,更缺乏实践“好教学”的行动理论,同时他们对学科知识也非常生疏。与学生教师成长经历相比,师范大学的课程与教学对他们实习前的知识积累影响较小。
在实习进程中,学校场景、指导教师、实习同伴、学生、自我认识对学生教师的知识变化产生影响。学生教师面对实践问题时,在对上述因素的认识与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归因,进而选择“消极接受”、“积极认同”、“暂时退却”、“技术的回归”、“积极探索”、“策略性抗拒”等应对策略寻求问题解决。正是这一过程使他们信奉的理论和行动的理论发生变化。变化的形式是复杂的,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坚持信奉理论,并与行动理论一起获得发展;信奉理论与行动理论均被现实同化;坚持信奉理论,但行动理论走向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