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张资平(1893-1959),是个历史复杂,颇有争议的一位作家。广东梅县人,早年留学日本,攻读地质矿产学。二十年代初开始文学活动,曾与郭沫若、郁达夫等发起筹建了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学社之一,“创造社”,是其中最多产的作家。共他作以小说为主。早期作品反映留学生的苦闷生活和对社会的不满情绪以及青年的情爱纠葛,表现出写实主义倾向和人道主义色彩。1922年回车,在广东、湖北等地工作和教书,大革命中参加过北伐。1928年到上海,开设书店,创办刊物,在大学任教。张资平共写有二十几部中长篇小说,都是描写恋爱作品,拥有众多青年读者。如《苔莉》则共印九版之多。抗战期间张资平任职汪伪、沦为汉奸。解放后衩捕,死于劳改农场。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文学,一般指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这一阶段的文学,期间跨度有30年左右,30年在一个国家文学发展的历史上不过忽然而已,然而这30年的文学史却是不可忽视的。在惊天动地的时代巨变,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寻觅人生的辛苦遭逢中,不仅产生了许多伟大的作家和传世之作,而且其文学主潮,从那时起,就为今天的中国文学积攒着激情和趋向,成为了今天中国文学的前奏。最早,五四新文学运动成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声。这一时期的文学,不仅以白话文的倡导推进了文学向人民群众和现实生活的回归,而且在作品内容上,也和旧民主主义文学风貌迥异,即高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大旗。其中尤以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的创作影响巨大,一批优秀作家以其丰厚的创作实绩,失去了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流派的形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了伟大的奠基与开创。随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为口号提出并形成运动,特别是随着中国左翼作家聪明的成立,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潮,越来越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可分割的组成善男信女,许多作家直接间接地受到革命思想的洗礼,开始自觉地把文学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武器。“在联”以外的进步作家,亦因其坚持人民的立场和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同样成就斐然,融会成进步的文学洪流,失去中国现代文学进入成熟阶段,使那时的文学呈现出繁荣、复杂、丰沛的格局。“七七”事迹以后,家国危殆的局面更加激发了作家感时忧国的情怀。随着解放区的创立和发展,解放区文艺运动也蓬勃高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制定了革命文艺运动的路线和政策,深刻回答了“五四”以来革命文学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的结果,使解放区文学艺术的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一片崭新的气象。与此同时,“国统区”的文学,虽然环境和条件均和解放区不同,但进步文艺界在鞭挞黑暗呼唤光明方面同样高潮迭起。直向新中国,走向人民文艺的伟大会师。
本丛书所选作品,基本上都以该作品初版版本为依据。众所周知,有不少知名作家在政治运动的网游中曾对自己的代表作进了违心的修改。恢复这些代表作的原貌,是对文学史原始资料的保存,将为研究作家的思想和创作道路,提供有力的帮助。值得珍藏的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