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或较接近于楷书,或较接近于草书;或行、楷相参,或行、草相问。唐张怀瑾《书断》云:“行书即正书之小伪,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苏东坡也曾从各种书体的不同形态给人以视觉上的别样感受上作了一个极为形象的比方:“楷如立,行如行,草如走。”在中国书法诸体中,行书的实用性最强、流行最广、影响也最大。魏晋之后的书法名家,’无人不写行书,以行书传世者更大有人在。降及宋元直至现代,行书更成为引导书坛潮流的主角。
行书产生于汉末魏初(约公元3世纪左右)。当时,人们在日常书写汉字时,感到隶书的“波磔”难写,结构方正对称之处亦较多,故难以写快。于是,就逐步扬弃了“波磔”笔法,而采用了回锋收笔的方法。这样,点画之间的笔势往来流畅,就形成了楷书。而楷书笔势稍加流动,点画略带呼应,就成了行书。
《书断》所谓“务从简易,相间流行”, 《书谱》所谓: “趋变适时,行书为要”,即是指行书能够借助于楷、草的体势来运用笔法,实用性很强,容易通行。又介于楷、草之间,伸缩性既大,体态也很多。更能产生艺术效果,这就是行书优胜于其它书体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