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图书详细信息 推荐图书 | 最新书评
*司法心理生理测试技术教程

作者:陈兴乐 主编

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内容简介
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心理生理测试(测谎)技术,无疑是犯罪侦查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早期的犯罪侦查,依循由人到案的侦查途径,通过获取犯罪嫌疑人口供直接确定人与案的关系,查明案情。在这种侦查模式下,口供具有至上的地位,其发展的极致必然导致主观随意、刑讯逼供泛滥。随着近代物证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侦查模式,依循由物到人到案的侦查途径,通过对物的鉴识揭示物与人、物与案的联系,从而间接确定人与案的联系,查明案情。这种侦杏模式从根本上克服了由人到案侦查模式的主观随意性,降低了口供的地位,是犯罪侦查的历史性进步。但是,由物到人到案的侦查模式也有局限性。由于以物为中介确定人与案的联系具有间接性,其间任何一环的脱节都将使这一链条断裂。并且,物的存在,物的发现、收集,物的鉴识都具有不确定性,许多案件无物可查,或有物不可鉴。依信息论观之,犯罪侦查即是通过收集信息、查明案情的过程。犯罪信息存在的广泛性,决定收集信息途径和手段的多样性。犯罪信息伴随犯罪行为的发生而产生,并以两种形态存储于两个空间,一种是以物的形态存储于犯罪现场,表现为各种痕迹、物证、环境;另一种是以意识的形态存储于犯罪嫌疑人和有关知情人的头脑里。前者可谓物质现场,后者可谓心理现场。采用各种物证技术通过现场勘查,由物着手以物找人,由物到案,揭示人与案的关系。存在于心理现场中的犯罪信息在传统的侦查模式中主要以言词的形式表现,通过讯(询)问获取口供。但口供易受人的主观意识的影响,亦有沉默不供者,因此,单纯由人到案难保其客观性。而由物到人到案模式的缺陷在于获取信息途径的单一性、间接性。
  本书汇集、研究、消化和吸收了今年来国内外的大量研究成果,并融入了作者集体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和独有经验,努力反映心理生理测试的一半规律,为心理生理测试技术学科建设、课程建设以及技术推广应用作出应有的贡献。 全书主要包括了心理生理测试的心理学基础、心理生理测试的生理学基础、心理生理测试的基本原理、心理生理测试的作用及其局限性等内容。
发表书评
本书标签
为此书添加标签:(多个标签用空格分隔)
图书购买信息
请对此书作出评价
请您登录后为此书评分



目前还没有人对此书评分
新书快递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