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孝经》是一部阐述“孝道”的书。其内容包括尊敬和赡养父母,忠于君主,教化民众,对父母、君主的过错进行劝谏,致丧过世的父母,按礼祭祀先祖,和睦兄弟,等等。其核心是在“善事父母”,以达到在家行孝,出门尽忠。《孝经》强调人要感赐于自己身体的父母之恩,所以对父母克尽孝道,乃是人之品德的根本。但书中又特别注意了“孝”可出门尽忠的功用,亦即其社会功用,倡言孝可以为政治国。诸如:“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事亲孝就能事君忠,由修身治家可推及治国为政,于是“孝”不仅成为一切道德的根本和个人行为及治理家庭的准绳,也是行政治国的基本指导原则。书中指出,以孝治天下,就能避免犯上作乱,使上下无怨,天下和平,从而达到社会秩序的安定和睦。这一点,正是为统治者极其欣赏和渴求实现的。既然“孝”能够作为政治统治的有效手段,自汉代以来的历代统治者,大都对《孝经》表示了异乎寻常的关注。除了公开提倡,不少帝王还亲自参与对《孝经》的注疏。梁武帝有《孝经义疏》、梁简文帝有《孝经疏》、后魏孝明帝有《孝经义》、唐玄宗有《孝经注》、清顺治皇帝有《孝经注》、雍正皇帝有《孝经集注》,等等,使《孝经》成为儒家经典中历代皇帝注释最多的一“经”。
“孩提知所爱”,“大孝终身慕”,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至天子,下到庶人,无不讲求一个“孝”字。《孝经》由孔子的学生——宗圣曾子所写,是十三经中唯一一部由皇帝注释的书,它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中国古代的孝文化,将孝道的各个方面都讲得淋漓透彻,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本书以晓畅通俗、明快生动的现代白话文译述了这部经典,着重从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的角度,进行新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