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人性有善恶两重倾向性,未经社会关系熏陶的人性犹如一块白板,无所谓善恶;引导它们成为现实的是后天的道德实践。如墨子所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墨子·所染》)道德实践是人在某种道德理想的指引下,或者是在遵循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依据自己的行为选择而进行的、有目的的行为活动,它用是非善恶等道德观念和准则评价。人们通过道德实践获得道德认知,坚定道德意志,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将道德认知变为实际的道德行为,并坚持下去,形成稳定一贯的道德品质,再反作用于实践。道德实践是人的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和源泉,也是道德品质修养、提高的动力。只有道德实践,才最终使有道德理想的人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的高尚的人。
社会生活的任何一个方面、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个个人,其道德修养水平,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他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所有公民都是道德活动的参与者。本书在关注金融伦理与金融职业道德的同时,从更广泛的意义上阐述道德问题。这即是出于一种简单而实际的认识:哪怕是局限于金融领域,道德问题仍然不仅仅是金融从业人员的问题。我们本真地希望生活在具有理想道德人格的人群之中,希望生活在“大道流行”的理想社会之中。作为金融从业人员,或者是财经类高职院校所培养的金融人才,必须怀有崇高的职业道德理想,在复杂的金融工作实践中,有正确的行为选择能力,以坚定的信念践行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坚守职业道德节操;作为须臾不能离开社会经济金融活动的每一个社会公民,同样必须怀有崇高的道德理想,对道德理想人格怀有深切的期待和热切的赞许。孔子曾称赞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诩颜回为“仁人”,赞其“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无论进退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态,时时处处注意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不因穷困而改变自己积极向上的生活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