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图书详细信息 推荐图书 | 最新书评
中国产业区域转移机制问题研究

作者:付保宗 著

出版社:中国市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个人简介
付保宗,经济学博士。1976年6月生,山东临清人。1998—2001年就读于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获硕士学位;2001—2004年就职于中国经济导报社;2004—2007年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方向为工业经济。在《财经问题研究》、《经济学消息报》、《改革》、《商业时代》、《国际金融》等学术报刊发表论文20余篇;曾主持和参与多项政府及企业委托的重大研究课题。
内容简介
本书所研究的产业区域转移是指由于某种条件的变化而引起某产业在相互联系的区域间相对规模变化的过程。对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国而言,正确认识和把握产业区域转移的规律,以引导国内经济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理论方面,国外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为研究中国产业区域转移问题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但缺乏对中国实际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而国内学者对产业区域转移问题的研究尚没有形成完整独立的理论体系,仍有较多的空白地带需要挖掘。
本书试图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回答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导致中国产业区域转移的核心动因是什么?(2)影响中国产业区域转移的关键要素是什么?(3)在核心动因的作用下,各种要素通过怎样的机制对中国产业区域转移产生影响?(4)在现有的机制下,中国产业区域转移的趋势如何?为此,全书的章节安排如下:
第1章为导论,提出了本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界定了研究的范围和基本概念。
第2章是对前人研究的论述和总结,探讨了已有理论的贡献和不足。
第3章是本书的理论基础部分。运用微观经济学理论,通过设定不同假设条件,逐步探讨不同条件下产业区域转移的机制。按照区域产业追求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假定,影响产业区域转移的基本要素可以分为收入要素和成本要素,并进一步深入细分为诸多基本要素。不同要素的变化将通过改变区域产业收益最大化的均衡条件而导致产业区域转移。要素变化对产业区域转移的影响效果与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性成反方向变化,即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性越弱,其对产业区域转移的影响越强;反之亦然。
第4章至第7章是对中国国内产业区域转移问题研究的实证分析部分:
第4章为本书分析提供了事实的基础。通过分析,基本判定当前中国产业区域转移正由计划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多数产业的重心呈现由中西部向东部转移的态势。
第5章和第6章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中国国内产业区域转移的内在动因和影响要素。从总体上来看,对产业向东部转移起促进作用的环境条件包括:东部地区相对较快的市场化进程、较高的开放水平、较优越的政策制度条件;收人要素包括:东部地区自身较旺盛的需求和利用出口市场的便利;生产成本要素包括:东部地区较充裕的高素质劳动力供给、较高的劳动生产率、较高的资本运用效率、较充裕的技术和企业家资源供给等;交易成本要素包括:东部地区的相对经济集中和当前正处于上升期的产业集聚现象。而同时,一些要素开始对产业向东部地区转移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如增长较快的劳动力工资水平和土地等稀缺资源价格水平,等等,但仍不足以改变产业东移的大趋势。
第7章是总结和建议部分。总体判断,多数产业东移的趋势仍会持续一段时间。引导中国产业区域转移需要遵循其客观规律。
  • 郎鸣镝 2008-08-21
    目前,很多内陆地区为了吸引沿海纺织企业到内地投资,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非常强调自己土地资源和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以及在环境生态承载能力方面的较大空间。从中国经济发展来看,中西部地区除了要加快发展之外,在保护生态方面还承担了更大的责任。东部地区由于在早期发展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约束和调整,在土地、环境成本等方面存在避不开的问题。中西部地区应为未来经济发展留有空间… [阅读全文]
发表书评
本书标签
为此书添加标签:(多个标签用空格分隔)
图书购买信息
请对此书作出评价
请您登录后为此书评分



目前还没有人对此书评分
新书快递
谁在关注这本书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