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湘学概念的范围,其上限应断自周敦颐(详见本书第二章第三节),其下限则可确定在清末民初之际。其内容包括濂溪学、湖湘学、船山学以及近代湘学。湘学精神的现代转换与改造已具有新的时代内涵而不属于传统湘学的范围。毛泽东曾受到湘学学统的深刻影响,但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毛泽东思想与传统湘学却有本质的区别,不能归属于湘学的范畴。从学术史研究的角度来说,周敦颐之前的湘楚文化和那个时期流寓湖南地区学者的思想,是湘学的地域文化基础和思想渊源,都是需要认真研究的。朱子学一方面继承和发展了湖湘学(朱熹早年的老师胡宪是胡安国的侄子兼弟子,因此可以说朱熹是胡安国的再传弟子;而从学术观点来看,朱熹对于胡宏之学的某些观点也做了批判的继承),另一方面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产生过多方面的重要影响,对这种相互关系的研究,自然是湘学史不可或缺的内容。陆象山与张拭生于同时,其学异中寓同,同中有异;到明代阳明学兴起后,湖湘地区亦有其传播者,即所谓“湘中王学”,因此陆王心学与湘学的关系也当属于湘学史研究的范围。由于湘学的本质特征是尊崇理学,主张心性修养与经世致用、践履笃行并重,因此佛、道二教不是湘学研究的重点,但湖南地区的佛教和道教却与湖湘学统、湘学精神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湘学史研究亦应关注本地区宗教思想的发展。
以上是我们对湘学内涵以及湘学史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理解,本书各章节论述的内容基本上就在这个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