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传统的大学语文偏重语文基础知识和文学知识体系的传授与学习,而忽视语文之于其他后续专业教学的工具性质,忽视对现实生活和工作大有用处的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如何革除传统大学语文教学的故弊,凸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应用性特征,通过教学过程进一步强化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基本能力,正是本教材编写过程中的一贯追求。
第一,在编写宗旨上,在兼顾语文基础知识和文学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注重于学生掌握、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培养;注重于增强学生后续学科的自学能力和可持续学习能力;注重于提高学生语言交流的直接应用能力。
第二,在编写原则上,适当淡化述心志、摹物态的文学功能,强化口语和文字表达的社会功能;适当淡化形象思维训练,强化逻辑思维训练;适当淡化语文基础知识和文学知识体系的介绍,强化实用知识的介绍;适当淡化古今中外文学名篇的介绍,强化当代前沿知识的介绍。
第三,在编写体例上,打破传统文学作品一以贯之的结构构成,而代之以四大模块的崭新设置。这四个模块分别是:口语表达、文字表述、文献阅读、文学欣赏(其中尤以“文献阅读”为传统语文教学所忽略)。四个模块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建了《新编大学语文》独具特色的教材体系。
第四,在选文定篇上,求精,求新,追求前沿知识和富有时代气息的新作品的引入。同时,我们也特别注意寓教于文的功用性、知识构成的多样性、学历起点的适应性以及教材本身的可教可读性。
第五,在教学目标上,相对放宽对知识机械性记忆的要求,适当加大对应用能力训练的力度,通过一切有效方法与形式,致力于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养成。
作为一种适应于新的教学类型的《新编大学语文》,自然也应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
本教材的参考学时为50-70学时。考虑到各教学单位要求的不同和专业的差异,教材编写设计在量上留有了适当的余地,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有所侧重。
在教学方法上,本教材强调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核心,注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可考虑逐步改变“以教为主”的被动教学状况,而代之以学生自读讨论为主、教师点拨指导为辅的教学方法。四个模块还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各教学单位可参照各模块前的教学提示自行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