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谭伟平,男,1983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95年获武汉大学文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现为怀化学院副院长、教授。怀化学院现当代文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当代文学硕士生导师。在《文艺报》、《高等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辑目或全文转录。出版《知识经济时代的文学形态》、《跨越与创新》等著作,编写了《中国新文学史》(主编)、《文学风雨四十年》(编委)、《中国当代文学教程》(参与)等教材教参。先后主持完成了省部级以上科研、教研课题六项。2001年荣获第四届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跨越与创新》一书荣获2001年湖南省第六届社科成果三等奖,《知识经济时代的文学形态》一书荣获2003年湖南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本书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2003年)立项研究课题成果。
内容简介
目前我国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直接催生了我们对人文教育以及人文课程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地位、价值和意义的重新认识,如人文教育以及人文课程在什么时候被什么原因削弱?如何看待、评价我国大学现在开展的人文教育和开设的人文课程及其作用?人文课程具有哪些特征?其内涵和外延如何确定?隐性课程在人文课程中的表现形态和作用如何?等等。
在大学教育中,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是密不可分的,人文教育的价值属性需要依赖于课程尤其是隐性课程来实现。人文教育的关键在于它能够提供多少可以转化为学生心灵的东西。在人文教育得到普遍认同的今天,人文课程的研究,尤其是其内隐性的研究不能缺席也不应该缺席。本书不是从一般意义上去研究人文,而是特别地围绕着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所具有的内隐性特征展开研究,所以,隐性课程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
本书在回顾了大学人文教育的发展历史和与科学教育的关系后,认为人文、社会、自然三大学科三足鼎立,是生成现代大学三大课程系统的基因。课程是大学教育的基本要素,也是体现大学教育质量和特色的三大要素之一。教师水平、学生习得、课程体系这三者构成了现代大学教育质量和特色的 “三原色”。因此,在今日的大学教育中,课程比专业更基本、更关键、更重要。课程是大学教育质量和特色的基石,教师是教育质量和特色的保证,学生是教育质量和特色的最终体现。
人文课程是享受课程。人文课程也要传授知识,也需要为人文专业的受教育者提供一种生活的职业训练,但它更应该是情感、人格的熏陶,是美和生活的创造。如果说“求真”是科学课程的关键词的话,那么,“境界”就是人文课程的关键词。
人文课程具有根基性、导向性、统领性、互补性、和谐性、民族性和本土性等特征。它有三种结构方式:一是以外显为主的常规结构方式;二是外显与内隐结合的复式结构方式;三是内隐的非常规结构方式。
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构成大学总课程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在不同的方面,以不同的教育方式共同完成教育的终极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 “全人”。人文课程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隐性课程之中。人文课程的作用很多时候是通过隐性方式来传递和保存的。显性课程是“硬课程”,主要是一种理性教育,它构成了人才培养体系的骨骼框架;隐性课程是“软课程”,主要是·种非理性教育,r目的在于培养人的非理性能力,它构成了人才培养体系的灵魂。显性课程所占的比例要远大于隐性课程比例,它构成了大学教育的基本框架。而隐性课程也是构成教育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不可偏废。对显性课程的重视无疑是值得充分肯定的,而对隐性课程的忽视也同样是需要认真提醒的。
隐性课程是大学非常宝贵的文化资源。隐性课程靠积累来不断丰富其课程资源。隐性课程对提升大学品位具有特殊意义。大学的领导者、管理者在充分重视显性课程建设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隐性课程对提升大学品位的重要意义,有意识地进行隐性课程建设。不断积累和丰富大学历史文化资源,是提高大学育人质量,实现大学内涵超常发展的基本途径。
隐性课程有三类:一类是经典的,如文学、艺术学、语言学、哲学、宗教学等;一类是模糊的,如历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一类是交叉的,如人类学、文化学、考古学、新闻学等。
大学要重视人文课程的开发,尤其是对隐性课程的开发。人文课程的开发要注意解决课程观念、课程机制、课程内涵、课程师资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通识教育是一种特别能体现人文的教育。我们要善于借鉴国外大学人文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确立通识课程的基础性地位,使通识课程贯通本科教育全过程,从而在科技发展中认识人文价值,在大学教育中体现人文理念,在课程设置中凸显人文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