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明清易代之际,常熟吴渔山先生经历过世变的震撼,从悲愤、彷徨和孤寂的心路历程中最终走向“天学”,完成了由儒士到修士的精神蜕变。按其历史地位而言,他既是文化遣民,又是中西会通的先驱,可惜被画名和诗名所掩,吴氏超世脱俗、究心天人的思想光辉未能得到应有的显扬,真是一件憾事。
早在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史学前辈陈垣先生为了发潜德之幽光,曾广泛辑集画录和文集中的吴渔山事迹,撰成年谱和传略,既为吴渔山研究奠基,亦为吴渔山研究定调。他明确指出,吴氏“以诗画传道”,“为能接受西洋文明之先觉”。吴氏克己省躬,独辟境界,其诗品、画品和人品,在清初士大夫中确实难能可贵,值得后人景仰和追思。
章君文钦勤苦力学,承续陈垣前辈开创的研究课题,多年致力于吴渔山集的编纂、补遗和笺注,堪称“吴高士”的后世相知。本集中的《诗钞补遣》和《画跋补遣》,集腋成裘,甚见功力。至于所作的笺注,除得力于自身的学养外,还隐约可见陈寅恪先生诗史互证的教泽。第一,古典与今典。《澳中杂咏》第十三首“浪迭三山药草香”之句,古典“三山”出自《史记.封禅书》的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今典则指广东台山县之上川岛,又名三洲或三山,为耶稣会士沙勿略埋骨之地。第二,教义与格义。《圣学诗》中有“若非死后权衡在,取义存仁枉圣贤”之句,笺注说明这是通过“格义”来“合儒”:“仁与义皆为儒家道德规范。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体现了儒家圣贤的人生价值观。渔山认为若非天主掌握着赏善罚恶的权力,使取义成仁者的灵魂得升天堂,历代圣贤的人生价值,便无法体现出来。这种意思,亦类似明末徐光启,谓天主教有合儒、补儒的作用。”由上两例,可以看出章文钦先生为《吴渔山集》所作的笺注,具有训诂与阐释统一的学术眼界,令人耳目一新。如果说他既有辑集之劳,又有探究之功,想必不至于言过其实吧。
《吴渔山集笺注》的问世,为明清之际的文化史和早期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呈献了一个精耕细作的文本,亦文亦史,可读可品。其中有继承,有创新,并不是轻而易举的。笺注者业精于勤的治学风格,渗透于字裹行间。埋头苦干,务实求真,此风可长,但愿能够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