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帕萨卡里亚,是一种巴罗克时期起源于西班牙的舞曲,一般为三拍子,小调式:8小节的固定低音主题依据复调变奏技术被不断重复衍展,其多声织体通过节奏、节度、音色、音区等和项参数的变化,以及对位、和声、配器等手段的处理安排,获得丰富的动力和发展。巴罗克后期,这一滥觞于17世纪初,在西、意、法、德等国广泛流行100余年的固定低音复调变奏形式由巴赫等人发展至高峰。本文第一章对这种形式形成发展过程的回顾、陈述和思考,无疑为进行20世纪帕萨卡里亚研究提供了一个历史的坐标。
20世纪初,在功能和声体系逐渐瓦解、复调音乐以新的形式复兴的趋势中,帕萨卡里亚藉表现主义、新古典主义音乐流派的推波助澜而得以再生,并以其独立的结构性、横向的高度衍展性、材料的集中统一性、织体的坚实性、音乐发展的连续性、以及特有的风格韵致而得到现代作曲家的青睐,几乎所有在20世纪音乐史册上享有重要地位的作曲家,如勋伯、威伯恩、贝尔格、兴德米特、斯特拉文斯基、布里顿、拉威尔、肖斯塔科维奇、科普兰、卢托斯拉夫斯基等人,均以这种形式创作了数目不等的作品。本文第二章即从这些20世纪最具人表性的不同流派作曲 家的创作中选取了9部帕萨卡里亚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作曲技术理论的角度,对它们逐一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而概括的分析研究;在第三章,又对20世纪帕联卡里亚作品的固定低音主题及其在持续变奏中的循环反复陈述方式、对位形态、和声构成、管弦乐织体、曲式结构形态等方面的发展变异做了较为详尽的考察、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