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郝朴宁,男,1957年5月生,汉族,天津人,民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教授职称,教研室主任。1978年12月考入西南师大(原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汉语言文学专业。1982年1月毕业,分配到云南师范大学(原昆明师院)中文系任教至今。2001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3年任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系系主任,2003年和2005年分别领衔申报下“广播电视艺术学”和“新文学”硕士点。2006年学院撤系建教研室后,任“传播学教研室”主任。著有:《话语空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全球化背景下的话语表现》 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传播史论》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影视语言论》 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影视艺术论》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传播学通论》 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传播文化论》 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现代媒介经营论》 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曾获2004年获云南师范大学“伍达观教育基金会”奖教金三等奖。2000年,《传播学通论》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005年,《纳西族东巴文化》获第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组三等奖。2005年,《影视语言论》获第二届中国高校影视研究学术奖三等奖。2005年,"非常规发展新专业"获云南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内容简介
在话语时代,每个人都在用话语证明着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价值,自己的地位。有的用语言,有的用言语。本书就是我们用话语证明着长期以来我们致力于的话语叙事怎样转换为影像叙事的一个研究成果。这既是我们合作研究的专著,也是我们给研究生上课所使用的一次次个体的话语表述。我们也通过影像叙事的话语构建证明自身的存在。
从过去影像的欣赏到现在的影像的研究,中间是一条需要付出时间、任出心血、付出心智才能跨越的鸿沟,才会得到的转换。在影像研究话语表述的时空中,我们进入理想的家园、精神的伊甸园,放弃一切俗事,抛开一切烦恼;放弃打双抠的欢愉,喝普洱茶的悠闲。“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在轻与重之中,在喧哗与骚动之中,在世俗的享乐与精神的律动中,我们选择了做精神的苦行僧,步入影像的空间,去研究着那一个个精彩的镜头怎样组结,一患串蒙太奇怎样运用,一道道五色光影怎样穿插,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怎样表述,一个个导演们怎样把一个个故事讲得有声有色,动人心弦,进而进入到整体,这一切怎样成为完整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