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声乐基础理论》的问世,丰富了声乐理论,拓宽了声乐研究的领域,为声乐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以往对有关声乐的理论知识,多是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讲解,而华中师范大学音乐系现将其列为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并制定了教学大纲,保证课程严格有序地进行。此举据我所知,还是声乐教育界的首创。
本书有12章,内容全面、系统,其中诸多问题虽古今中外早有很多论著,但作者根据本人教学实践和研究,不少问题都有个人独特的见解,很有新意。更难能可贵的是,以往很多著作多是侧重某一个或几个问题来论述的,而此书将有关声乐的理论集中于一书,而且涉及的学术领域十分广泛,有美学、史学、心理学、生理学和物理学等,指导学习者去认识并运用声乐艺术的科学规律,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心理学探索的是人类自身的精神世界,人的一切活动都有心理现象,它对人类素质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心理学所涵盖的知识被广泛运用,如医学心理、教育心理、军事心理、犯罪心理,还有许多经济学家也把复杂的心理学纳入到自己的思维之中。关于声乐心理的研究虽已有些论著,但作为独立、系统的学科尚未形成。歌唱演员和声乐教师在工作与学习中,实际上都在自觉与不自觉地关注歌唱心理的培养,但感性认识较多,尚未能提到心理学的科学高度,有意识地、自觉、能动地指导教学与学习。此书贯穿了对声乐与心理学有机联系的探索与思考,说明作者对心理学有着高度重视和较深入研究。书中提到“歌唱艺术以创造主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并受这种心理活动所支配,它由感觉、思维、情感、直觉、才能、理智、性格、意志及条件反射等多种要素组成。”它提示了声乐理论的学习与技能的锻炼,是在心理活动的支配下,诸多因素相互协调、有机配合、反复实践而进行的。这也是人们认识一切事物和掌握各种技能的共同规律。另外,作者在以上诸多因素中,又将“思维"放在开篇的第一章,特别突出了“歌唱思维”对声乐学习者的重要性。书中写道“发声和歌唱的全过程,是在大脑高级神经支配下,调节各有关发声器官进行创造性想象和思维的全过程"。因此,声乐教育要注意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来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声乐学习者不仅要在声乐技巧上不断反复实践,而且要加强直接的生活体验、观察社会、努力学习人文学科、增强修养,才能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进行演唱和教学工作。
作者彭晓玲是华中师范大学音乐系副教授,对声乐事业执着追求,一贯勤于钻研,治学态度严谨,教学尽心尽力,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此书的出版是她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探索、研究的成果。我认真进行了阅读,受益匪浅。作者约我作序,我欣然同意,愿将此书推荐给广大的声乐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