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郝永平 1963年10月生,内蒙古武川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副教授。1984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后留校任教,1996年在南开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及社会历史哲学的研究、独立或合作撰写的主要著作有《依法治市理论与实践》(工人出版社,1992年出版)、《地球告急—挑战人类面临的25种危机》(当代世界出版社,1998年出版)、《让思想冲破牢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年出版)、《新加坡国民素质考察 》(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所撰论文《社会变革与情感转型》发表于《理论与现代化》1994年第9期;《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文化校正》发表于1996年12月4日《中国文化报》;《进步观念的理论提升》发表于《南开学报》1997年第5期;《简论人类活动的利害二重性》发表于《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7年第4期;《当代进步观的人文意蕴》发表于《哲学动态》1998年第5期;《制度创新的辩证图景》发表于《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1期,另有10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复印中心全文转载,有3篇论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稿》转摘,有1篇论文被评为中国“八五”优秀科学技术成果,1篇论文获《中国文化报》理论类作品特别奖。
内容简介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社会发展和进步不可或缺的要素。其中,政治文明从制度上保障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变革与发展,为促进人的不断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政治文明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先进的政治思想、合理的政治制度、进步的政治组织和积极的政治活动。先进的政治思想具有把握政治活动的客观规律、确立政治价值观念、引导和规范社会政治秩序的功能;合理的政治制度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为精神文明的创建奠定制度框架,为调节相互冲突的政治利益关系设置制度安排;进步的政治组织把先进的政治思想转化为进步的政治纲领,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政治活动,同时以创新的精神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政治思想建设、政治制度建设和政治组织建设;积极的政治活动调节政治生活中的力量对比,改善社会环境和政治氛围,凝合多种利益活动的力量,最终推动社会进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应从不断创新先进的政治思想、努力建立合理的政治制度、不断完善进步的政治组织、规范积极的政治活动等方面着力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