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小校场原为旧上海驻兵演武之处,在今黄浦区旧校场路,后以地近老城隍庙,成为上海民俗用如纸锭、香烛、甲马等物品的主要生产和销售场所。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始有画商在小校场设摊专售年画,生意兴隆,不久,这里就成为上海老城相“年画一条街”。1860年,太平军东征期间,苏州桃花坞年画产地的业主和工匠为躲避战乱,集取于小校场,使上海的年画市场出现繁盛景况。有名的画坊如筠香阁,赵一大、孙文稚、飞影阁等,上海近代著名画家吴友如、钱慧安、改琦等也参与年画创作,形成了富有上海地方特色的“小校场年画”风格。
上海是通商口岸,是早接受西方文明,因而,在保持年画的传统内俗特点的同时,注重反映文化科技及时事新闻等内容,人物造型和构图特点都突破了传统年画程式化的弊病,绘图设色更是一反传统的大红大绿,采用浅红、淡绿诸色,体现了近代大都市平民的审美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