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知识管理: 知识创造与应用的动态业务系统

书评人:林永青 2008-05-01 08:28 赞[2] 收藏
  本书作者提出了一条非常深刻的知识结论:知识管理系统就是业务系统!

  如果将知识管理系统定义为一种共享知识的封闭式空间和组织惯例,那它不过就是一种信息处理系统而已。这种系统的重要缺陷之一,就是忽视了组织中的情境知识(Contextual Knowledge)。组织只有建立起动态的业务系统,才能真正有效率、有效能地创造并应用知识----在达成组织的经营目标的同时,不断地创造和应用知识;同时提升了组织的竞争能力。建立知识管理系统(也是企业资产管理系统),不仅是公司的IT部门的事情,更是公司最高管理层的最重要工作之一。“边干边学”,企业才能在业务中建立起知识管理系统来。

  动态业务系统一方面能将结构要素和程序要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又能保持开放性,因而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的组织情境。(当然,业务系统也是知识管理系统存在与进化的“物质条件”。)业务系统的目标是使那些分散的组织流程保持相对稳定性,以形成高效的组织惯例;而动态业务系统的目标则是发展创造性程序,以不断创造和应用知识。

  组织都是通过知识转化过程(显性和隐性知识之间的多途径相互转化)来创造和使用知识的。这包括了四种过程或形式:社会化、外化、结合、内化。(SECI(Noaka,1990;1995))

  社会化和外化强调的是知识的创造过程。社会化(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是新隐性知识通过知识共享在个人间的传递。经验共享是这个转化过程的关键。通过对组织内部或外部进行知识搜索,也可成为获取经验型隐性知识的有效途径;外化(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是隐性知识明晰化进而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通过外化,隐性知识可在组织成员间被共享并成为创造新知识的基础。显性化,通常是通过比喻、类比、图表化或原型等方式来实现。

  结合和内化强调的是知识的应用。结合(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是显性知识转化为更复杂、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的过程。知识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文档、会议、交流等形式在组织成员间进行了交换和再造。再如,大规模的数据库中的数据分析与采集系统(如调查系统),就是一个应用例子。内化(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是显性知识在实践中具体化,进而转为隐性知识的过程。这就是“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通过内化,知识实现了组织内部的共享,并拓宽和改变了组织成员的思维方式。一旦知识内化为思维方式或专有技术(Know-How),就成为了企业中有实际价值的资产。

  稍后讨论日本7-Eleven超市和丰田汽车公司的知识管理系统案例.....

知识管理的现在与未来

作者:[法]查尔斯·德普雷 丹尼尔·肖维尔 主编 刘庆林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1-01

谁在关注这篇书评
  • 个人名片 徐政龙
  • 个人名片 潘志超
  • 个人名片 林永青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