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在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之前,已成为中国社会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据文献记载,自殷商时代起,统治者已经讲孝并大力提倡孝行,孝道也大大地发展,成为维系家族、巩固统治的重要措施。这时的孝,不仅是对父母,也包括对死去已久的先祖。周的统治者把“孝”当成人的重要品德,是能否当官为吏的衡量标准,从而奠定了两千年传统家族伦理道德规范的雏形。孔子把“孝”作为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之一。“孝”是子女爱父母的道德,这种道德要求子女对待父母,不仅能赡养老人,而且还要尊敬老人。孔子认为孝有三层含义:父母活着的时候,要依礼的准则来孝敬他们。父母死后要按照礼的准则进行安葬;还要按照礼的准则进行祭祀。孟子尤其重视“孝悌”,他认为尧舜之道的基本精神就是孝悌。“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人人恪守孝道,天下则治则平。苟子、曾子继承了孔子孝为本的思想,认为孝是众德之本。《孝经》主张:一,对父母要奉养与服从。二,对父母要尊敬,要安慰。三,谦虚谨慎,恪守先三之道。诸侯的“孝”道是“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卿大夫之“孝”则为“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司马光、程颢、程颐、朱熹及很多儒学之士,把“孝”视为最高道德,认为是诸德的根本。因家庭是国家的基础,统治者要求人能尽孝道于家,那么在外就会忠君。即所谓事父能孝,事君必忠,忠是孝的外延。孝的确是诸德的基础。人若不孝,则很难取善于人。与人不善,则不能取信于人,故失去为人的基本道德。四川巨人文化有限公司推出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连环画丛书——《孝的系列故事》,个个独立成篇,图文并茂,简明扼要,像串连的珍珠,紧紧围绕“孝”这一道德范畴,自成一家,其故事内容丰富,情节感人。诸如“千里寻母尽孝心”,明世宗嘉靖年间,有个叫丘绪的人,他不仅有学问,而且很懂孝道,关于他历尽千辛万苦,百折不挠寻得亲生母亲的故事,在当时为人所称道,并流传后世为人敬仰。“孙思邈学医孝双亲”,孙思邈是唐代著名大医学家,可是有谁知道,他学医的最初动力,来自对父母的孝心。原来,孙思邈的父亲患有夜盲症,母亲患粗脖子病,这给他们二人带来许多痛苦和不便。年少的思邈看在眼里,内心十分焦急。一天,父亲问他:“你长大后想要做什么?”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我长大后一定要做个医生,治好您和妈妈的病。”父亲听了思邈这话,十分感动。孙思邈12岁开始做学徒。几经周折,千辛万苦拜访良师,不断探索、钻研《黄帝内经》,熟悉药性,日积月累,具有了超群的医术,不仅治好了父母的病,还行医为乡亲们解除病苦。“孝”,可以激励一个人奋发图强,成就大业,因为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情。古今有多少成功者,都从“孝” 中汲取了人生的力量和勇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