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我对战胜市场的渴望程度远远超过我对落后于市场的容忍程度

书评人:郑伟强 2007-12-25 11:52 赞[0] 收藏
  做点股票投资的人大都知晓彼得·林奇这位传奇的投资大师,甚至也能说上他的一些投资名言。比如,“不进行研究的投资,就像打扑克从不看牌一样,必然失败!”这固然是他在管理富达麦哲伦基金13年间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他使麦哲伦基金的管理资产从2000万美元增至140亿美元,年平均复利报酬率高达29%,麦哲伦基金也由此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基金。还有一个原因,彼得·林奇从股票操盘手到畅销书作家的成功转换,他把实际经验提升到理念高度,并在全世界发布。

  1990年,彼得·林奇辞去了基金经理的工作,急流勇退之后写作《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它主要讲述一套简单易懂的业余投资者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战胜专业投资者的投资成功之道(随后10年间这本书销量超过100万册,令林奇本人大为诧异)。3年之后,林奇完成了《战胜华尔街》,它又成为当年第一畅销书,至此,彼得·林奇成为名副其实的畅销书作家。

  或许我们可以从书中得到林奇的投资策略。比如他的组合式投资,一时买进上千种股票,不多久又抛掉其中的大多数;或者通过这本书看到彼得·林奇对产业的分析,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分析;或者能感知林奇作为基金经理人每天的工作和思想。不过,《战胜华尔街》让人感触最深的是彼得·林奇对自己职业的归纳,不管是自己的真情感受,还是相互矛盾的选股策略,他都坦诚地把它们公布出来。

  彼得·林奇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他认为那样的生活并不完美。他开玩笑说,自己劳碌几十年,却没有享受到天伦之乐,连自己孩子都认不得。

  “我无法享受经常与家人相伴的幸福时光,无法享受看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的天伦之乐,孩子们长大时变化可真快,一个星期一个样,几乎每个周末他们都要自我介绍,这样我这个平日只顾忙于投资却根本不沾家的老爸才能认出谁是谁。”这是彼得·林奇在46岁生日时的感触,那个时候,他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在这个年纪去世了;他回忆了每年一次体检的尴尬情景,他不得不对医生说,自己惟一的运动就是吃饭和剔牙。

  如果你以为从股票投资中赚很多钱就足够快乐了,或者成为一个世界上最优秀的基金经理就足够骄傲的话,彼得·林奇在书中的一些忏悔表述,能对我们大有启发。“人到中年,还要追踪上万家上市公司股票,已经让我感到为这份工作付出的个人代价实在太大”。

  尽管有如此大的个人代价,作为当今全球最优秀的基金经理,彼得·林奇还是坚定地传递出他的第二个职业感悟:投资股票,就要全身心投入,即便你是业余投资者,也要花大力气研究。《战胜华尔街》这样记述着彼得·林奇的工作狂作风。

  有人总结彼得·林奇连续13年战胜市场的三个主要原因:比别人更加吃苦;比别人更加重视调研;林奇比别人更加灵活。列举的数据是每年他要访问多么巨量的公司,每天要比普通经理人超额工作多少个小时等!这些都是彼得·林奇全身心投入的印证。彼得·林奇说:没有钻研精神的人不适合投资股票,他奉劝那些对公司调研毫无兴趣的人、看到资产负债表就头晕的人,根本就不要做股票投资。

  彼得·林奇说,所谓股市就是赌场,是对那些抱着玩玩而买股票的人来说的。抱着玩玩心态的人,股市就是一个大赌场,其实是他们玩玩的态度和只凭感觉的选股把投资变成了赌博,许多这样的盲目投资就把股市变成了赌场。

  从《战胜华尔街》中读出彼得·林奇的两种职业感悟,但也不能忽视《战胜华尔街》的核心思想,《战胜华尔街》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鼓励业余投资者的信心,继续坚持独立选股这种回报丰厚的业余活动。

  林奇说:业余投资者只要花少量的时间研究自己比较熟悉的行业中的几家上市公司,股票投资业绩就能超过95%的管理基金的专业投资者,而且会从中得到许多乐趣。

战胜华尔街:成功投资的心理学与哲学

作者:(美)约翰·玛吉 著,吴溪 译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1-01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