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品味大师自己描绘的人生轨迹、人生感悟,又是一番兹味!
余秋雨自己的回忆录。完全是一种文化人的居高临下的姿态,一副教育世人的嘴脸。
第一卷,讲家族及他小时侯的生活,的确是有一些虚荣炫耀偷偷自喜的味道在的。反复地写到其母亲在当地是最娴熟唯一识字的女性,其祖母是有威望的,其外公是当地豪门,巨细致地提到祖辈的功业威望,还老把祖籍往一些当地名人身上靠拢。讲到自己,更是装作闲闲地讲起自己四岁就上学,七岁就算帐,字写得很好,几周就提高了数学成绩,背景语言就是自己很聪明有天分又出生在书香世家。讲到亲戚,男的女的都相貌出众一表人才,不行的就一笔带过,与两个弟弟再亲也没有出现他们的任何故事,叔叔和嫁得富贵的姨妈却一再被书写。并不是充满亲情感地回忆生活,而是在炫耀的其中插入一点浙东农村故事。很有一些当代“少年作家”的自恋感伤味道。
进入文革时代,就是讲自己一家,特别是自己在问革期间受到的苦难。写得还不如人家伤痕文学,让我颇有审美疲劳,所有的描述都掺入自己的感情偏向。在讲到善良的乡民看到劳动的大学生,都呜呜哭了这个情节,还让人有些感动与悲伤。但是接下来又是对自己的夸耀:自己是班长。就如同某些悲壮的电视剧刚完就直接进广告,还没来得及酝酿情绪就没语言了。
中国的活跃文人常常是丑恶的。他的自以为称颂的文字中总会透露出他自己的自私与丑恶。比如他在向徐企平老师表示敬意的时候,他讲到通过胡锡涛的回忆录得知徐对他所未言的帮助,写到:“我担任他所在学院的院长,徐老师的生活过得并不顺心,却也从未向学院提过什么要求。。。”万分感动,快速找他,请他吃了顿饭云云。看得人真是窝火。。。!他不知道徐老师对他的帮助?他自己也写到他多次向徐老师借粮票却从来没还过,还厚颜无耻地讲:“文革期间的上海,饥饿的现象并不普遍。因此,一切被我借了饭票的人当时一定不会感到事情的严重性。”有常识的人都会想到,文革期间,就算是上海,物质也不是富裕的,人家再不饿人家也挤出了自己的口粮,况且那是在你困难的时候,人家帮你渡过难关,他却缩小人家的善良却一再讲自己借钱所放下的尊严。他没有还过的饭票他有想过报答人家吗?人家生活不顺利他手握名利的时候他有想过报答人家吗?所有借给他饭票的人他都记得,还准备都叫出来帮他证明清白,可是饭票他有想到过还吗?还假惺惺地在知道人家背后的帮助后,好象还颇费波折地去找“早已退休的”徐老师,所作的秀就是请人家吃了顿饭,亏他写得出来!亏他做得出来!此人品格可见一斑。
似乎前些年有人与他打过口水帐,就是翻的文革的老帐,书中反复地提到这件事,耿耿于怀,不住地辩白,毫无自己所装作的洒脱。在他所自称的宽容同时,他对于敌对者咬牙切齿的仇恨与持久的记忆,甚至对其人身的充满贬义的描述,让人完全感觉不到宽容,只是可怕。同时,从他对他的友人的地位功业等不厌其烦的描述与他对对手身份地位一次又一次的鄙视与攻击,可见这个文人是何其功利,完全不是他表面上所装出来的嘴脸。
狂人读经史,读到的满篇都是吃人二字,我读这本书,读到的满篇都是自夸与炫耀。有趣的是余先生常常在文章里评中国文人的种种丑态,仿佛他绝对是超然于他们之外,忘了自己是最活跃的中国文人。同时又把文化二字挂在嘴边,以文化思考者自居,并不时提起自己在当代华人世界的“文化领袖”地位。他的确是当代最会作秀的文人。他写的一些文人习性,用在他自己身上,也真是无比精确。人批评别人的时候,恰恰是他自己所有的缺点他批得最透彻,有时用来别人身上反而不如用到自己身上来得准确,只是那人不自觉罢了。
而余先生的不谦虚与自夸,在书中似乎就能找到原因。第三章第13部分:“当谦虚与宽容模糊了基本是非,它们也就成了鼓励诬陷和伤害的'恶德'。”作者意是从“爸爸一生谨小慎微”却受到伤害得到“人生教训”。那这个“人生教训”难道就是不要“谦虚与宽容”?
写到这里去搜了余杰与余秋雨之争,看了著名的〈余秋雨,你为何不忏悔〉,没看后面的所谓污蔑内容,但是余杰对此人的评论让我颇有赞同:“余秋雨所倡导的'文化散文'被人们口耳相传,而余秋雨本人也俨然成为传媒争夺的骄子和时代文化的代言人。他滔滔不绝地谈论中国文化在当前的状况以及在下个世纪的走向,扮演着无所不知的预言家的角色。他似乎成了一驾将把中国文化拉向复兴的马车。”
也不能因他的文人习性完全否定他的作品。书的后面部分,详细讲述了他的得意之作〈文化苦旅〉,〈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的成书过程与补充。对《行者无疆》部分,我认真看了。除了满书的吹捧之言外,是有一些好的体会与思考的。“在余秋雨的一系列“文化大散文”中,始终贯彻着一个鲜明的主题: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余杰)”而这个主题,对于当今沉迷于物质与功利的年轻人,对于急需认同与发扬中华民族情感的全球炎黄子孙来说,确是应该了解的主题,只是不要把余秋雨尊得太高,将他的行文他的卖弄奉为经典。